慧通综合报道:
中国最赚钱的央企中石油高层扎堆被查、中国远洋因高层腐败案接连人事震荡,近期中央层面突然加大了对央企腐败的查处力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停滞不前的国企改革正带来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唤起了各界对国企改革的新希望,希望三中全会上能够定调国企改革方向,改变当下“国不进民退”的现状。
关于国企改革,公报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等等,这再次引发社会大讨论。
停滞不前
“国企改革从2004年前后开始停滞不前,至今没有进展,一些领域更存在着国进民退的现象,并带来了诸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不能否认,国企在中国经济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部分,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近些年也在逐步提高,部分国企甚至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
不过,张文魁认为,国进民退不是说国有企业的自然增长快于民营企业,而是一些国有企业依靠行政垄断的优势和政府行政力量不断在扩张,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整体效率上仍存在差距,部分国企的强势主要是可以优先享有各种资源和政策,即使个别进入500强的企业,本质上也就是销售规模很大,但是不是‘强’,但这个大还是以牺牲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张文魁说。
国企依靠垄断优势和行政资源做大了规模,但其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却备受诟病,它不仅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自身还不断地滋生出腐败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国资的大量流失。
翻阅和梳理2004年以来近200份《审计公告》可发现,绝大部分国企都存在着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其中银行、保险、铁路、石油、电信、民航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也是腐败高发的领域。审计部门在对人保集团和国寿集团两家企业的审计中,仅2006年和2009年两年,即发现违规资金达到41亿余元。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更是成为每年审计的违规大户,违规资金动辄几十亿。在金融系统,农业银行,工行、建行、交行、招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均大量存在违规发放贷款的行为,仅从《审计公告》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总额高达上千亿元。
今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国企事件,莫过于中石油腐败“窝案”。与此同时,中远集团也连续曝出腐败案,引发高层剧烈的人士震荡。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称,中石油这样的国企多年来从垄断利益集团发展成寡头集团,给中国股市、环保、能源安全都带来重大问题,中央对其“开刀”,应该是国家反垄断的一个综合系统的、按部就班的部署,可以看出中央反垄断和对石油石化系统反腐败的决心。
“整个国企势必将迎来重大的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形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让市场充分竞争。”韩晓平说。
而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整个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的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政企不分,政府无力监管,自身活力不足,所以一部分资源不好的国企半死不活,另一部分占据着垄断资源优势的企业则以牺牲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代价无限度地扩张、做大,企业效率却仍然低下,腐败高发,国资流失严重,竞争力仍然不足,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堪称“国不进民退”。
国企改革大门再度开启
国企改革的大门从2002年打开,以一批亏损国企的破产这一巨痛为代价,强势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但是到了2004年,国企改革的路却走不动了。
下一步,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也成为各界人士争议的焦点。
“上一轮国企改革的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意识形态同盟,一些人不支持改革或者反对改革,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上对改革不理解;但是目前国企改革的停滞不前,主要是受阻于打着意识形态旗号的利益同盟。”张文魁认为,国企改革必须民营化,希望这次全会后政府尽快重启国退民进的改革进程,否则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实现,民营企业仍然难以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
“国进民退、国退民进都不是政策目标,而应当是国企、民企最后达到共赢的格局。”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而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则就国企改革提出了分类改革的理论。
高明华主持完成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分类治理调研报告》认为,国企应树立“国有经济分类布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基本思路。必须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分类改革的思路,就是既强调国有企业的盈利性,又兼顾了国有企业的公共性,这对于国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国民福利的提高,是非常现实的路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单点推动的。
“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这些都连为一体,必须要联动推动,仅仅靠单点推动是不可能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如果没有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改革就推不下去了。改革的逻辑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了。改革进入啃骨头的阶段,进入深水区,需要联动改革。他预测,下一步国企的改革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利益分配上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对于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要退出,不能做主导。
对于国企改革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专家们也纷纷支招。尽管各界人士对国企改革的建议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识确实可以肯定:国企改革,应该成为经济改革下一步的重头戏。
混合所有制的新希望
“要真正深化全方位的改革,国企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是重头戏。”经济学家胡祖六指出。
但此次公报对于国企改革却并未有多少新意。“老调重弹,令人失望。”张文魁指出,对于此次三中全会公报提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公报提到的混合所有制是在10年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其实在1997年的十五大和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都有很好的设想,但2004年以来国企改革都停滞不前。
“民营化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张文魁说。
瑞银集团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正如我们预期的且与近期市场的热情相反,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任务,公报延续了过去十多年来的相同表述,重申坚持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过,公报的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表明未来几年可能会推动相关改革以减少对私营经济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这个老问题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新希望。混合所有制,这个在十五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等重要报告中被屡次提到的名次,势必为下一步国企改革定了基调,将成为下一步国资领域的核心。
如果不能如各界人士所希望的那样来一场国企民营化的疾风骤雨,那么,在解决国资“一股独大”问题、大幅引进民营资本的过程中,作为资本的接盘方,民营资本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张文魁说,国有企业民营化很早就已开始,法规和操作方案都是现成的,在市场压力下,民营化是必然的,这也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作为国企改革的操刀者,11月13日,国资委就此召开专题会议,国资委主任张毅指出,国资委将加快推进“一五三”总体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措施步骤,推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制订好路线图、时间表,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国资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转809,业务QQ:111385697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