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消息,《金融时报》近日刊文称,“流动性紧缩”(liquidity crunch)这个词会在全世界投资者和交易商的心中引起恐慌,而在今天的全球债券市场上,这种风险正在日益逼近。
有些基金经理称,自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份倒闭以及货币市场在2007年8月份陷入冻结状态以来,有关固定收益市场结构的担忧情绪从来都没有变得像今天这样如此广泛。
具体来说,监管机构现在担心的问题是,公司债和新兴市场债券的价格已经上升至过高水平,这是投资者在低息环境下大量买入债券资产所带来的结果。如果这种交易转向,那么一旦投资者集体逃离债券市场,“流动性紧缩”就会重现。Investec的多元资产配置负责人约翰·斯托普福德(John Stopford)指出:“有人说这些市场已经达到了泡沫的水平。如果所有人都一起赎回,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紧缩。”
最近几个月以来,监管机构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债券市场所带来的威胁,这种威胁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同时也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监管机构担心的是,流动性紧缩可能会导致整体经济遭到破坏,损害企业融资活动。
去年12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玛丽·乔·怀特(Mary Jo White)提出了针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更加严格的监管条例,其中包括所谓的“压力测试”等,目的是确保这些公司有能力应对另一场金融危机。丹尼尔·加拉格尔(Daniel Gallagher)等该委员会的其他委员也发出警告称,一旦利率开始上升,则公司债市场可能会给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
现在,有关资产管理公司是否应被认定为“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争论正在变得日益白热化。
据投资公司晨星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中,先锋集团已将旗下共同基金的债券持有量提高了一倍以上,从2008年的1700亿美元提高到了今天的4970亿美元;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则已将该公司管理下的共同基金债券资产规模从1700亿美元提高到了4040亿美元;另外,贝莱德的债券资产规模也已从260亿美元增长至1390亿美元。
不过,尽管市场对此感到担心,但有些资产管理公司则指出,
流动性紧缩的风险并不如2008年时那么大,当时的金融体系接近于“内爆”。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基金集团,管理着4.65万亿美元的客户资金,该集团坚定不移地认为,目前市场拥有比2008年时更好的结构,因此在应对金融震荡方面的能力更强。贝莱德还坚持认为,监管机构正在将市场风险与资产管理公司所面临的威胁混为一谈。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转809,业务QQ:111385697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
�方^���8��V��国试图阻挠之举就显得“短视而虚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认为,亚洲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庞大且迫在眉睫,美国最好的选择是加入其中,而不是站在外面说风凉话。
目前看来,美国政府似乎正在吸纳来自学界和媒体的批评。然而,副财长希茨传递出来的态度转缓是否就意味着美国关于亚投行的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分析认为仍有待观察。
一方面,财政部的表态是否就是美国最高决策层的意见?仍是未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分析认为,暂时由财政部出面“放风”,可能是为美国高层“继续保留对中国施压的空间”,而美国对于亚投行整体态度的转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改口称愿合作,但并未提出相应的具体举措,一份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的表态有多少合作的诚意?还需掂量。《华尔街日报》日前直言,美国此次提出合作,原因主要还在于担心亚投行可能成为北京外交政策的工具,进而弱化现有国际机构的地位。
“由于此前的阻挠反对没有达到预计的结果,美国现在可能是对策略进行调整,试图将对自身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沈丁立分析称,美国的最终目标仍在提高亚投行的贷款标准并试图稀释中国在其中的领导权。
真正合作还需打消顾虑
不过,无论美国是否真心实意想合作,在亚投行的问题上,美国的境遇正越来越孤立。
目前,关于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暂时不会做出这个选择,其对亚投行的政策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症结还在于美国担心亚投行可能挑战由其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如果亚投行表现出对现有世界金融秩序的改善,而不是挑战,这就将给美国调整立场、减少对抗、增加合作创造条件。”沈丁立分析称。
而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此前就曾明确表示,亚投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客观需要,是对没有办法满足这一需要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或颠覆。希茨在日前表态中也承认,亚投行将成为现有国际机构的补充,而非竞争对手。
《华尔街日报》24日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日前提议单个国家不能在亚投行决定决策,并评论说这是在美国表达担忧之际依然吸引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关键因素,这一做法与IMF和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单边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美国逐渐打消对亚投行的疑虑,或是意识到加入其中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来存在真正改变政策或是加入其中的可能。”甄炳禧分析称。如今,疑心重重的美国仍在观望。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转809,业务QQ:111385697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