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12月29日)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直至2012年三季度,中国经济经历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下滑后,终于在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触底反弹,业内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回升至7.8%,高于第三季度的7.4%水平。
十八大之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该如何实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哪儿?在近日召开的“2012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全景峰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展开了全面探讨和解读。
《中国经营报》: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未来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你如何看待这个目标的提出?
姚景源: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对中国经济总体布局要求五位一体,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这五个方面来全面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十八大提出了一个量化指标,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即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大略计算一下,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到2020年翻一番就要达到80万亿元的水平。2010年全国城市人均收入为1.91万元,到2020年翻一番约为3.8万元。2010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是5719元,到2020年翻一番要达到1.2万元。
如果到2020年达到这个指标,中国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7%就能够实现。
从1978年到现在,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但我认为未来做到7%的增长却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因为未来的翻一番,即到2020年城镇人均收入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万元的水平要建立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不能收入翻一番,物价却翻两番,但未来几年要持续做到物价稳定也不简单。
其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因此经济增长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走高能耗高污染的路线,但要实现结构转型也不容易。
《中国经营报》:中央政府强调,今后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是否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中国经济会一改过去多年注重经济增长数量目标的做法,而将提高增长质量纳入重点中心议题?
姚景源:我认为中央提出的实实在在增长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一定首先是物质财富增加的增长;第二、应当是没有负效应(如污染环境),或者负效应最小,最少的增长;第三、应当是以民生为导向的增长,强调民生改善,不能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第四、未来增长靠什么?是靠企业,不是靠政府。政府只是负责给企业在挑起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重担时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国务院再三强调,解决未来一系列的问题靠改革。当前最根本的改革就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应当在更高程度和更宽广范围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让我们的企业有活力、有动力。所以关于2013年的经济政策,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一定不要把速度定的过快过高,要给改革留下空间。
《中国经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你怎么看2013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姚景源:政府应当在2013年更多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货币政策寄希望更多,但货币政策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过去长时间靠投资拉动经济,大量的投资依靠信贷,信贷靠货币发行。
过去十年,中国广义货币(M2)的发行量增长了6倍,贷款从1949年到2011年,总共62年中,贷款总量达到55万亿元。在这55万亿元中,2008年~2011年4年中就放了一半,但另一问题是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有限,所以我主张经济结构调整更多的要依赖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上,要加大力度为中小企业减税。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创新基地,中小企业的活力才能支撑中国经济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