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3年4月8日)纵观2012年的国际收支情况,历经十余年的“双顺差”现象不复存在,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搭配的新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6亿美元。
“2012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1年增长6%。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初步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外汇局对此指出。
经常项目盈余收窄投资收益逆差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1763亿美元,下降56%,大大低于2007年~2011年年均顺差4552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外汇局数据测算,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3%,已处于国际认可的合理范围之内。一般而言,这一比值反映经常项目是否出现过度盈余,国际上通常认为低于4%是较为合理的区间。我国这一比值曾在2007年达到10.1%的高峰,印证了此前中国国际收支出现过度的贸易盈余。而此后数年,该比值逐步回落。
外汇局指出,2010年~201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比的下降,主要体现了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变化。
“我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推动了进口增长。”外汇局称,“其次,我国更加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态环保,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加大了出口企业相关成本。”
根据外汇局统计数据,2005年~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率均值为3.3%;美国这一比率为4.3%,德国和日本分别为3.8%和3.4%。
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我国投资收益差额为负,原因不在于对外投资回报太低,而是利用外资成本较高,这反映了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状况的结构性差异。
“投资收益出现逆差可能有很多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有一部分投资收益当年期没有回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称,“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收益低于外资对华投资收益,这种情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
而从收益项目的最新变动情况来看,2012年投资收益项目逆差421亿美元,下降40%。
对于下一阶段的经常项目管理政策趋向,外汇局指出,需要按照“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思路,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资本项目首次逆差
去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168亿美元的逆差,这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逆差。全年跨境资本流向改变了单边流入的格局,开始呈现明显的双向变化。
外汇局指出,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主要是非直接投资项目逆差较大,反映了境内主体境外资产运用的增加和对外负债的减少。
宋泓认为,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很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加,并且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国际市场上的一些投资机会对中国企业很难得,因此出现了比较集中的企业对外投资现象。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2600亿美元,上年为净流入87亿美元。其中,其他投资资产净流出(即对外资产增加)2316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净流出(即对外负债减少)284亿美元。
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收支的数据看,2012年银行新增各类外汇存款1314亿美元,除部分发放境内外汇贷款外,其余均由银行用于境外放款和投资。
外汇局认为,其他投资对外资产增加和外汇存款的增加,体现了藏汇于民的积极成果。而去年8月外汇局曾正式发文终结强制结售汇制度,允许企业和居民自主保留合法取得的外汇收入。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此类现象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藏汇于民的过程和效果,但也可能是因为一部分外汇没有上缴到外汇管理局统筹管理,短期内由企业或个人持有。
对于下一阶段的资本与金融项目形式,外汇局指出国内外经济和金融运行企稳,将有利于稳定我国外部需求,吸引长期资本流入,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境内外正利差将刺激套利资本流入我国。
“下一阶段将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局指出。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