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3年4月25日)银行利率实在太低,且常常处在负利率状态,居民储蓄存款无形中在不断缩水,居民越来越不愿意储蓄。这才是中国储蓄率不断降低的真正原因。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最近发布2013年《投资蓝皮书》指出,中国将在今后中长期内面临储蓄率下降的局面。
曾经在1978年-2010年间,我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9.2%,而劳动贡献率为3.5%,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2.7%。在这三十余年间,资本贡献率对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达到如此之高,除了大量引进外资之外,是因为有国内特别高的储蓄率和特别低的利率的支撑,低成本的资金造成了大量的投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但是,从现在起不要说中国经济主动转型不能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就是想继续维持原状主要依靠低成本投资也已不再可能,因为中国特色的高企的储蓄率已经一去不复返。
那份《投资蓝皮书》认为,中国储蓄率今后长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拐点已经到来,生育率降低,少儿抚养比不断下降,而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这当然是原因。但是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的钱比1978年-2010年时的钱多得多了,否则就不能解释据标普估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规模为22.9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2012年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4%,中国GDP的44%。问题是传统的中国银行利率实在太低,且常常处在负利率状态,居民储蓄存款无形中在不断缩水,居民越来越不愿意储蓄。这才是中国储蓄率不断降低的真正原因。
现在中国监管层正在整顿“影子银行”,可是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宁可手持现金准备适时进入楼市也不愿进银行储蓄存款。这既不利于宏观经济调控,也不利于增加社会投资潜力的增加,其后果只能是投资可用资金紧张,真实利率将上升。
当然,中国投资可用资金紧张,还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可是,中国实际资金并不缺乏,而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资金更易进出,普通的国际资金过多的涌入中国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些普通国际资金进入中国更多的是来短期套利的,它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反过来,它倒经常的在影响中国资金市场的价格。它也在倒逼中国金融改革加快步伐,进一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如果能够实现利率市场化,那么无论根据中国短期内不可能开辟出许多新的投资渠道的现实看,还是中国居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看,中国的银行储蓄率会大幅提高。虽然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储蓄资金为支撑的投资可用资金的成本比以往高了,但毕竟比其它所有渠道得来的投资可用资金的成本低。它不但可以缓解今后投资可用资金的紧张,提高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能力,提高投资资金利用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普通储户的稳定收益,从而间接扩大了内需。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