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其他国家轮番降息,中国经济复苏迹象不明,内忧外患导致中国央行只能静观其变。其最新货币政策报告表示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变,对通胀的措辞则略有缓和。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关注企业杠杆和地方政府负债。
央行周四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在物价总水平回落的同时,要前瞻性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报告称。
央行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些“老问题”仍比较突出。其中包括: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在出口、房地产等既有增长引擎动力有所减弱的情况下,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基础设施和国有投资推动。
此外,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同时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加大,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
为此,央行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及其他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央行出台宽松政策,坚挺的人民币正引发热钱滚滚而来。为对冲被动增加的流动性,中国央行今日在公开市场重启了睽违近一年半的央票。业内人士并称,就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看,短期内政策有望继续维持中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此前称,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要增强,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将继续实施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2012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通胀的表述是“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相比而言,这次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已经略有缓和。
央行认为,前一段时期消费物价回落,也与铺张浪费活动受到抑制及疫病传播等特殊因素有关。
“总体来看,对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还不可盲目乐观,要注意预先防范通胀风险,前瞻性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报告称。
而对物价前景表示谨慎的理由包括:在经济潜在增速阶段性趋降的大背景下,物价的需求弹性上升,总需求回升及宏观刺激政策更容易导致物价上涨。前期房价出现一轮上涨,也可能传导并加大其他关联领域的成本压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温和上涨2.4%,基本符合预期,未来数月整体通胀仍将是温和上行;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6%,创下六个月最大降幅,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同时也说明国内经济是弱复苏,需求没有明显的反弹。
此前调查显示,鉴于中国一季度经济表现逊预期,多数分析师略微下调对全年经济前景的看法,但总体仍较乐观,预计今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通胀虽将温和上涨但仍可控。
央行并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使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包括,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四连续第三日收创历史新高。受连续第二日刷新历史高点的中间价提振,即期汇价今日继续跳空高开,盘中并一度逼近涨停价位。市场人士并预计人民币6月之前仍然将延续升值走势。
央行表示,将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优化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市场利率引导和调控水平,强化价格型调控机制,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同时,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此外,将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报告并强调,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构建危机管理和风险处置框架,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转809,业务QQ:111385697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