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稻谷/小麦+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调查:早稻收购主体谨慎 七成农户持粮待涨 Top

调查:早稻收购主体谨慎 七成农户持粮待涨
时间:2012-08-03 09:10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慧通综合报道:

在传统的新粮收购旺季,湖南省资兴市粮食收购市场呈现出一种既不好收又不好卖的冷清局面。记者在全市几个早稻地区调查发现,2012年农民卖粮的意愿普遍不强,70%以上的农户把粮食放在家里,等待粮价上涨。

素有粮仓之称的蓼江镇,是资兴市商品粮生产的主要基地。2011年,国有粮食企业在该镇收购粮食600余万公斤,居全市之首。但是2012年该镇在新粮收购期间,国有粮食企业、个体粮食转化加工户、粮食经纪人都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记者调查发现,该市早稻种植区的其他乡镇也大致如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农资上涨,农民认为粮食价格太低,未达到预期,不愿意售粮。而收购企业收购新粮的积极性也不高。受越南进口大米的冲击,收购企业对后市判断不明,观望等待氛围浓厚,持谨慎态度。

新粮上市以来,记者多次走访粮食购销市场,并对该市蓼江、七里镇的商品粮主产村组的20户粮农作了一些了解,情况表明,粮农对销售粮食的态度可分为三种:

只种植自己责任田的有5户,占调查户25%。他们对粮食生产投入不高,因劳力缺乏运转困难,只好先放在家里,等待经纪人上门收购。
承包租赁少量别人责任田的有10户,占调查户的50%,这些人都种植早稻50亩以上。他们对新粮收购价的预期在135~140元/百斤。

大量承包租赁别人责任田,市场经济观念较强的有5户,占调查户的25%,这些人都种有100亩以上的早稻。他们认为目前粮价低,卖了不合算,没有实惠。

针对调查情况,记者认为,国有粮食企业要抓住收购旺季的大好时机,多掌握一些粮源,保持购销市场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粮食经纪人和点多面广的优势,把粮食收上来,争取多收粮,收好粮,在保护粮农利益的同时,坚守扩大自己的收购阵地,保护粮食安全,真正成为粮农依靠的主力和粮食购销市场的主体。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垂询交流!

最新资讯

新闻:农业部预计全国秋粮增加800多万亩 据报道:今年秋粮面积达11.76亿亩,比上年增加

热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