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深加工 > 稻谷/小麦+深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新闻:发展再生稻为未来粮食安全探新路 Top

新闻:发展再生稻为未来粮食安全探新路
时间:2012-10-12 11:45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你若有出息,割过的稻桩也会长谷子。”这句福建省尤溪县民间教育孩子的古老俗语,而今变成了现实。11日,来自中国南方稻作区7省市30多位水稻专家

慧通综合报道:

 “你若有出息,割过的稻桩也会长谷子。”这句福建省尤溪县民间教育孩子的古老俗语,而今变成了现实。11日,来自中国南方稻作区7省市30多位水稻专家,到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对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团队承担的农业部再生稻课题进行测产验收,百亩片再生季干谷单产486.36公斤,加上头季稻单产800.9公斤,再生稻全年平均单产1287.26公斤,实现了高产栽培目标。

从1998年谢华安研究团队到尤溪县试验示范再生稻至今15年,尤溪以占全县稻田面积32%生产出全县45%的稻谷,7次刷新了再生稻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

福建再生稻屡创大面积连年增产有何秘诀?记者调查发现,靠的是科技创新到田间地头,选育再生力强的新品种,研究再生稻高产栽培核心技术,并持续推广。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以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汕优63”作再生稻栽培为起点,近15年谢华安研究团队先后选育出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航1号、Ⅱ优航2号、Ⅱ优航148、两优航2号、Ⅱ优623、Ⅱ优673、两优676、宜优673等一批再生能力强的超级稻、航天水稻和优质稻的新组合,在尤溪县建立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

2000年-2012年,尤溪西城镇麻洋村百亩示范片,谢华安研究团队选育的再生稻连创佳绩,13年平均单产达到1324.5公斤、最高产量田平均亩产1454公斤。这得益于谢华安院士、2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多位二级三级研究员、近10位教授级推广研究员、一批副研究员与高级农艺师、年轻硕博士、助理研究员与农艺师,共同组成结构合理、团结合作的研究创新团队。

2009年国家农业部设立提高复种指导增加粮油播种面积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组织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江苏、江西、福建等南方稻作区各省市科研高校专家,开展再生稻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力争阐明再生稻的再生机理,加速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短缺,应对再生季人工收割费是收割机采收3~4倍的压力,尽快研究出适合再生稻插秧、收获的小农机,配套的头季稻收割低留桩栽培技术(15厘米,非机收的再生稻高留桩30~40厘米),福建已在永安市试验成功。

目前,中国再生稻种植面积约1100万亩,再生季平均单产136公斤。专家估计,中国南方有5000万亩单季稻田适宜推广再生稻技术,如果都能达到福建尤溪县的产量水平,每年可增产稻谷2000万吨,相当于福建省2年半的粮食消费总量。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面临劳动成本上涨、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节本增效,让有限耕地生产更多粮食的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此,中国水稻专家呼吁,应从国家粮食安全高度,把发展再生稻纳入国家战略统筹考虑,作为一季主粮给予生产补贴,单独列入国家粮食生产统计,建立一批国家级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县。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中国新闻网,欢迎垂询交流!

 

最新资讯

新闻:农业部预计全国秋粮增加800多万亩 据报道:今年秋粮面积达11.76亿亩,比上年增加

热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