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从最新的经济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底气和韧劲。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充分说明,外在的风险挑战不足惧,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应对风险韧性强,不仅扛得住、耗得起,还有更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盘古智库在第一时间邀请智库专家,就上半年我国经济进行解读。
中国经济前5个月的表现总体比较平稳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简单来说,可以用“234”来概括:即今年第二季度GDP6.2%,今年上半年GDP6.3%,今年第一季度GDP6.4%。
从数值的对比来看,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6.2%,比第一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也是1993年以来最低的季度GDP,这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困难因素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充分显现出来,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一种韧性,在艰难中前行。
尽管第二季度GDP处于历史最低点,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这四大指标,中国经济前5个月的表现总体比较平稳。像工业增长前5个月增长6%,服务业指数前5个月增长7.3%,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只有2.2%;从国际收支情况来看,贸易顺差还是在改善,吸引外资流入在增加,国际收支也是总体平稳的。同时,6月份单月的关键数据也均超过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回暖,这体现了积极向好的最新态势,也说明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和增强。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上,期待下半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6%以上的增速也不低
在我看来,现在6%以上的增速很好,这么说有两个原因:其一,和其他有过高速增长历史的国家比,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速增长结束之后,经济增速基本都回到了3%左右甚至不增长,而中国仍然能够维持6%以上的增长,实属不易;
其二,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动力看,中国经济在未来可以预期的周期内,增长动力十足。即使在全球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们仍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消费、城镇化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仍具有极大的红利,即所谓的“韧性”。比如消费,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二季度3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达到了7.2%、8.6%和9.8%,消费已经取代出口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引擎;
其三,无论是上半年的6.3%,还是二季度的6.2%,放眼全球,中国仍然是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有人说,印度和越南的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了中国。但是,当中国在它们这样的经济规模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增速是两位数。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抢眼
从公布的产业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亮点,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抢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3.8%,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6个百分点。
面对国际经贸,特别是中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来之不易。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两条腿走路:第一条是减税稳就业,第二条是持续地增强科技创新投入。
从减税降费方面来看,深化增值税改革,制造业减税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包括其他一系列减税措施的逐步落地,已经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经营层面的红利,特别是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正在持续增加,1-6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9%,特别是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总体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3%,这已经是从4月的2.5%之后连续两个月的回升,实属不易。
中国经济步入“压力测试”下半场
“躬履艰难而节乃见。”2019年二季度,外部贸易博弈风险一度急遽上升,并与内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阵痛产生共振,对中国经济构成“压力测试”。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2%,较前值有所下滑,但是仍位于目标区间的中档水平。
展望三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作答“压力测试”的下半场。一方面,内部需求的不足将取代外部博弈的冲击,成为下半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首要挑战。另一方面,通胀压力的大概率下行,以及消费引擎的可能回暖,也有望为激活内生增长动力提供新契机。针对这一格局,利用政策空间的改善,货币政策重心预计将从“总量功能”转移至“结构功能”,财政政策亦将持续发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呈现内敛化发展趋势,增长表现有望保持平稳,“大消费”的价值主线料将进一步凸显,并提速向资本市场映射。
消费引擎将成为政策加码“稳增长”的新重点
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但从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来看,我国经济显示出了一定的韧性。减税降费对工业企业压力缓释起到一定作用,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个税减免也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升。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速,体现了人民获得感持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这些从消费数据的提升可以得到印证。
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领域的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8161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6%。
分析其原因,我认为,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个月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汽车的销售情况好于预期,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销售增长超过了17%,拉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6个百分点。6月份网上零售表现也比较好,这其中包括了“618”的促销活动。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年中汽车企业集中清库存这一情况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现在网上零售数据抢眼到底是线下零售的转移,还是真正网上销售能力的提升,这些还有待观察。
总之,对于作为下半年经济发展重要抓手的消费来说,消费引擎将成为政策加码“稳增长”的新重点。应不断完善消费机制体制,重视消费,因为只有消费上去了,生产和就业才能被带动起来。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成绩单的亮眼之处主要有三:其一,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二季度GDP当季增速较一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至6.2%,但上半年GDP增速为6.3%,仍处在既定的6%-6.5%目标区间。其二,“三驾马车”整体平稳,尤其是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提升,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其三,高质量发展成效渐显,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集中表现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高于去年同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也显著高于整体投资增速。
成绩固然可喜,有些方面还需补强。其一,上半年我国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疲弱,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虽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2018年中枢水平,表明实体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投资意愿有待进一步激发。其二,我国民营企业货币贷款总额占比仍然较低,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并未显著下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待解,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亟待进一步疏通。其三,今年上半年投资水平不算高,主要还是依靠房地产投资。数据显示,1至6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9%,虽然较1至5月下滑了0.3个百分点,但绝对水平仍处近年高位。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
不可否认,GDP增速依然是当下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背景下,全社会更加关注当下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活力。而经济发展快不快、好不好、后劲足不足则全然依赖于微观市场主体的运行情况。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引擎,只有市场主体充分释放活力,经济发展才能稳中向好,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基石更是催化剂。可以说,近几年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
包括行政审批服务质量与效率同步提升,一系列减税减费政策落地,以及《外商投资法》的颁布等从便利企业进入、增强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以及鼓励外资在中国投资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我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26.3%,其中新登记企业1.65万户,同比增长12.3%,创新创业热度空前。同时,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数据表明,2017至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跃升32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我国在改善营商环境上逐渐发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垂询交流!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业务QQ:212116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