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上周六(5月12日)晚间靴子悄然落地。央行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将有望释放约4200亿元流动性,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对于降准时点和原因影响,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在11日不容乐观的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公布后,央行次日就做出降准决定,显然是对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及时反应。即便如此,业内人士还是认为,降准仍然无法有效拉动信贷需求的全面提升,未来正回购、逆回购等短期工具将日趋常态化。
央行在上周六(5月12日)放下了“降准”这支靴子!
这是央行本年度第二次下调存准率,上一次下调是三个月前的2月24日,这也是2011年11月央行打开存准下行通道后的第三次降准。按照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4.23万亿元估算,此次下调存准率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约4200亿元。
相比前两次降准,市场普遍认为,面对疲软的经济数据,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下滑,是一个刺激实体经济、稳增长的信号。
降准维稳
“其实,就目前来看,市场的流动性并不是很紧张,而且4月份贸易顺差达到了180亿元左右,预计新增外汇占款的数据并不会太差。”华南某券商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根本上来说,此次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并不只是针对流动性方面的考虑,而是为了应对整个经济的下滑。
“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下滑,因为经济存在下行的风险。”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而且根据4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物价回落的趋势基本明朗。
对于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分析师们更多地使用了“放缓”和“疲软”来形容。数据显示,一季度GDP仅为8.1%,连续5个季度回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显现颓势,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增速较1~3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1%,比3月下行1.1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4.9%,进出口同比增长仅0.3%。而PPI同比下降0.7%。
而4月份的信贷数据同样并不乐观,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818亿元,相比3月份人民币的1.01万亿元大幅减少。同时,4月份的存款流失也比较严重,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56亿元,而3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4月人民币存款增长额环比减少了约3.42万亿元。
渣打银行全球经济师李炜表示,存准率下调直接和前一日公布的很疲弱的经济数据相关,“如果不进行调整的话,按照我们此前的测算,二季度的GDP可能在7.8%的水平,比第一季度进一步回落。”
李炜认为,此次存准率下调是央行想加大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力度。央行之前曾经表态,调整短期流动性的话,可能更多的是采用逆回购的方式释放流动性,此次下调明显的是一个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信号。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汤云飞也认为,“本次降准‘稳增长’的意味更强,尤其是在4月经济数据刚出炉后的时点公布降准,信号意味更强烈。”
但是汤云飞同时也表示,对于这个目标,只靠降准还很难看到成效,可能还需要加紧出台一些支持性的财政政策。
仍存降准空间
丁志杰认为,此次降准更多的是一个“微调”,不能说由此走向相对宽松,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他认为,根据经济增长以及外汇占款的情况,今年仍然存在进一步下调存准率的空间。
前述华南地区券商分析师同样认为,今年仍然存在降准的可能性,因为目前经济下行的过程还没有结束。李炜也表示,预计今年年内可能还会有三次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汤云飞表示,今年应该还会有两次降准,甚至到三季度末,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性。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此前也表示,此次下调是“属于预期内的货币政策行动。二季度基准利率也有下调可能性。”
但是,对于降息的判断也不尽相同,丁志杰认为,如果通货膨胀进一步回落,可能会有降息,但是目前很难看到这种情况。前述华南券商分析师也认为,目前负利率刚刚结束,而且预计CPI下行的过程会比较缓慢,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到10月份末,可能还存在上行的可能,所以给市场降息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回避了利率工具的提法。央行表示“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前述券商分析师认为,未来公开市场正回购、逆回购等可能会运用得更频繁,接下来几个月公开市场到期的资金可能少一些,需要这些方式来维持市场资金情况。
银行信贷
降准时点来得稍晚刺激银行信贷效果有限
“央行现在降准,对二季度的贷款规模肯定不会有影响了,主要看三季度,现在这个数据还没有定下来,我预计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某大型银行信贷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周末,央行再次下调银行存准率0.5个百分点,有机构预测这将给市场带来4000多亿元的流动性。然而,银行界人士和专家大多认为,此次降准将会降低市场资金的利率,特别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同时,此次降准对银行未来信贷的供给以及需求规模影响有限。
刺激信贷增加效果有限
“首先,央行此次降准会增加银行的流动性,这样资金可以在短期内相对宽裕。同时,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可能会释放一定的空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此次降准政策出台相对晚了些。
华泰证券预计,此次下调0.5个百分点的存准率释放流动性规模在4200亿元左右,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
不过,4月份6818亿元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存款减少4656亿元,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4月份的新增信贷乏力,一方面是由于存款流失限制了银行贷款的规模,另一方面则是需求方面依然不足,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处于下降的通道。央行此次降准,应该主要是基于4月份的金融数据。
“如果银行存贷比较高的话,降准可能为其释放的可贷资金不会太多。存贷比低的银行则有较大的空间。”该分析师称,对目前趋于疲软的信贷需求,降准对需求的拉动也会比较小。
华泰证券相关报告也分析称,从信贷增长来看,单次下调存准率对于银行体系信贷投放边际改善效果较为有限。目前信贷投放仍面临供给(大行面临信贷额度限制、中小银行面临存贷比监管)和需求(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旺、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仍处低位)的双重约束,未来信贷增长不容乐观。
上述银行信贷人士也告诉记者,银行信贷一般是按照季度来定规模,因此央行在5月18日下调存准率,对该行二季度的信贷规模没有影响,可能会对三季度有影响,但是该人士认为,出现大规模的信贷规模增长不太可能。
在投向方面,该人士认为,目前首套房贷的需求在上升,个贷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如果信贷规模有增长,短期贷款可能会相对更活跃,会促进其增长。
“尽管此次降准对未来银行信贷规模影响不会太大,也对银行信贷投向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我还是预计5月份新增贷款会在8000亿元左右。”上述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中金公司报告则预计,5月份新增贷款将继续低于8000亿。“因此,此次降准并不影响我们对短期信贷增长的看法,维持二季度新增贷款2.4万亿、4~5月低于8000亿的判断。”报告称。
降准促使银行盈利增加
降准释放4000亿左右的流动性,对银行而言无疑会带来些许的轻松。宗良分析认为,此次降准可以缓解银行之间的流动性,促使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往下走。同时,相对于1.62%存款准备金的收益,银行将这笔资金无论是用于投资债券还是用于贷款,获得的收益都将促进盈利上升。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分析认为,存准率下调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同业息差对净息差的压力有所缓解。以3.2%的同业收益率、1.62%法定准备金收益率测算,本次降准将使银行利息收入增加42.7亿元。
海通证券也预估,本次降准可提高银行资产收益率,假设释放央行准备金资转为同业资产配置,对上市银行业2012年利润提升0.5%左右,净息差提升0.5~0.8BP.
“从现在外汇占款的结构性变化以及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来看,今年还可能进一步调整存准率。主要还是看外汇占款是否有减少,如果长期处于较低规模,央行则没有必要要求银行缴存那么高的存准率,今年会慢慢释放。”宗良对记者分析称。
上述分析师也表示,预计年内央行会4次下调存准率,释放流动性在1.5万亿~2万亿,对银行的盈利影响可能会略增,但是不会太大。
中金公司报告称,其模型中已纳入2012年4次降准的假设,对盈利影响轻微,预计2012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为15%左右。
资金价格
降准促资金利率全线下滑正逆回购料将常态化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将向银行体系释放约4200亿元流动性。分析认为,短期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将保持宽松,资金利率会再度下降,但不会有大幅回落。受降准影响,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全线下跌。
央行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未来将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正、逆回购将会常态化。
截至昨晚发稿,央行仍未公告今日会否有央票操作,或将连续20周停发。
资金利率全线下滑
周六(5月12日)晚间,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的第二次下调。
瑞银证券认为,此次下调符合预期,预计将向银行体系释放约4200亿元流动性,以期向实体经济增加贷款投放,防范经济下滑风险。
此前央行曾在一周内两次采用逆回购操作。兴业银行分析师王涵认为,央行在5月3日进行7天逆回购操作,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其直接目的可能在于对冲5月5日存款准备金的补缴,以维持流动性的适度宽松。而接下来中下旬可能超过3000亿元的财政存款回笼对资金面的影响更大,因此央行需要进一步的对冲措施——更大规模的逆回购或者降准。因此,降准本身不超预期。
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马上有了反应。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下跌,隔夜利率下跌35.29个基点,收于1.92%;7天利率下跌4.34个基点,收于3.14%;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全线下跌,隔夜利率跌幅明显,下跌36个基点,收于1.92%。
不过,王涵认为,资金价格会下降,但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幅回落。他对记者表示:“供给是放出来了,但是只要基准利率不动,银行间利率就有一个底放在那边,也很难想象央行会把逆回购利率降得很低。月底前后还有财政存款的缴存,可能超过3000亿元,整个外汇占款流入过程在减缓。所以说,降准对银行间流动性会有缓解,但是要7天回购利率跌到2%以下,还是有难度的。”
莫尼塔的马昀认为,通过降准仍无法缓解存贷比对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的拖累,因此降准无法显著拉动真实有效信贷需求的全面回升。王涵也认为,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不能划等号。
正逆回购料将常态化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未来将“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这与此前央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的表态一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未来正、逆回购操作将会成为常态。央票淡出后,央行有必要确立新的管理流动性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工具,后者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非常紧要。央行《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研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和途径,提高中央银行市场利率调控水平。”
鲁政委预计,两周以内某个期限的利率会被逐步培育成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政策目标利率,未来央行极有可能将期限为一周的正、逆回购常态化。
之所以在央行的表述中,逆回购排在第一位,王涵认为逻辑非常简单:“以前资金是流入的偏多,要用正回购、央票把它收回去。现在流入的不够,所以要采用逆回购。这也是周小川行长‘池子’理论的一部分。”
中金公司认为,本月央行可能会通过发行1个月和3个月正回购来适度回笼法定下调所释放的资金,目的在于增加后续几个月份的公开市场到期量,平滑到期量分布,避免资金面过于宽松。
文章来源:转载,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