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3年4月25日)中国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12 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3.7%,这是该数据自2009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昨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一年一度的《美国企业在中国2013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并在其中提出有关改革外商直接投资审批程序的建议,称这将有助于中国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目前的法规限制了外资企业在一部分关键行业领域投资和充分参与竞争的能力。”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Greg Gilligan)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可以通过改革商业政策,使之同成熟发达市场的商业政策更为一致,从而为私有和国有企业提供同等待遇,促进市场竞争。长期来看这将使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从中受益。”
同时,《白皮书》还认为,中美双方去年重启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为“讨论双边贸易投资领域的利益和关切问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对此,《白皮书》建议美国政府抵制“将中国在美境内投资政治化与安全审查程序政治化的倾向”。
改革FDI审批程序迫在眉睫
2013年度的《白皮书》显示,尽管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重要的盈利中心,但随着经济放缓,加之中国公司变得越来越富有竞争力,美国企业的利润略显下滑趋势。
美国企业在中国经营的最大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激增、不同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对法规的解释不统一、熟练劳动力(包括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短缺以及腐败。其中,人力资源问题自2010 年以来日益凸显。
具体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中国逐渐在丧失过去的竞争优势。找到替代优势,对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超过10%的在华美企受访者表示,2011年将部分产能移出中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他们表示,中国应当控制劳动力成本,并进行监管改革,例如增加市场准入,这样才能为留住外资企业提供颇具吸引力的经营环境。
调查还显示,外国投资者尤其担心的是带有歧视性的产业政策、用以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投资审批程序不透明,以及投资申请被拒绝时或有附加条件时缺乏有效的行政追索。
因此,中国境内外商直接投资审批程序改革依然是中国美国商会关注的一大重点。
BIT谈判助推中美经贸往来
在2012 年4 月完成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审查后,中美两国于2012 年10 月底重启了BIT谈判。
作为中美BIT谈判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游说力量,此次中国美国商会也提出,中美双边贸易协定必将推动两国扩大相互投资、开放市场准入、加强对两国投资者的保护。这对中国现阶段积极扩张海外投资极为有利,并鼓励中美两国最终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将投资前阶段(如市场准入)相关内容纳入上述协定,从而更好地促进双边投资流动。
《白皮书》认为,减少外商投资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产业以及成立合营企业等要求,将是推动两国签订BIT 的一项积极举措。《白皮书》希望双方在最终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能够尽量缩小国民待遇例外规定的范围,为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即重点承诺保证外国投资者的待遇不低于本国投资者,确保外商直接投资审批程序的透明度,以及确保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都能在投资申请被不合理地驳回时进行适当的申诉救助等承诺。
“中国的新一届领导层上任恰逢各界对经济改革的紧迫性日趋取得共识之际。”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Christian Murck)表示,“让我们感到鼓舞的是,他们已表示要减少政府设立的审批程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支持将城镇化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增长驱动因素,继续推进改革和开放。”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电话:028-65162618,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