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我国棉花品级连年下降,尤其是高等级棉数量显著减少,平均品级已接近4级,5-7级棉比率则逐年上升,全国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棉花品级逐年下降 重视质量成当务之急
据了解,目前内地棉花品级以3-4级为主,约占皮棉总量的70-80%,1-2级棉数量少,主要集中在新疆。近几个年度以来,每逢年度后期内地高等级棉供应紧缺的情况就会显现出来,部分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年份甚至在年度中期就会有所体现,结构性供应矛盾凸显给纺织企业的采购、生产带来了困难。目前质量较好的棉花基本都在国储库和交易所仓库,现货市场高等级棉流通量有限,有配额的棉纺厂大多选择购买便宜的高等级进口棉。
试想,如果我国棉花质量继续下降,短绒含量增加,纱线质量下降,纺出的产品质量将受到影响,市场竞争力相应下降。如果这种局面长时间得不到改善,或将出现棉花市场“高价低质”的尴尬局面,纺织企业将越来越青睐“低价高质”的外棉,棉企的客户群将收缩。
新年度棉花收储临近,中储棉总公司曾多次表示将严把质量关,给交储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棉花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因此重视质量应是当务之急。届时较低品级棉花将被挡在“国储大门”之外,为了顺利交储或减少质量贴水,棉花加工企业需严格控制质量。
新国标即将实施 对棉花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中国棉花质量下降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除棉花品种、天气、田间管理、收购加工等因素是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外,棉花检验人员工作中出现的误差也是导致棉花降级的原因之一,传统籽棉品级检验以感观检验为主,人为因素较多。为了进一步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尽早实现仪器化检验,迫切需要推出棉花颜色分级指标,相关部门特修订了GB1103《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将于9月1日发布,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棉花标准是具备技术和管理性质的强制性标准,在棉花生产、流通、贸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原标准相比,修订后的标准改动内容涉及21项之多,其中废除品级、推行颜色级是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纤维检测体系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后,将全面实现对大包型成包皮棉的仪器化逐包检验,从而全面实现对棉花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评定,促进我国棉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降低纺织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推动棉纺织工业发展。
文章来源:慧通综合报道转载,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