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最近豆类产品的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30%,但是《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并没有从中受益,其原因就在于黑龙江省内没有期货交割库。
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大豆和水稻等农作物的商品量占全国1/3以上。但是,这个被誉为中国“战略粮仓”的产粮大省,却没有一个交割库。而由于没有交割库,东北的大豆和玉米只能被运往外地进行交割,不仅成本增加,其话语权也被削弱。
据粮食系统的一位人士透露,证监会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曾赴黑龙江省的讷河等地调研,调研涉及到交割库的设立。企业界人士也一直呼吁在黑建立豆类和玉米的交割库。而在几年前,大商所和黑龙江省粮食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大商所也表示会考虑相关事宜。
但若干年过去,交割库仍与中国的“粮仓”无缘。
“粮仓”的无奈
在黑龙江省设立大豆交割库的消息要追溯到2004年。那年,海伦市国家级大豆批发市场与大商所联网,成为其大豆期货终端。坊间称,海伦市已开始在本市第一粮库和海北镇国家储备库筹建交通便利、储存量大、进出便利的大豆交割库。
然而此后发生的事情是,大豆交割库在东部沿海地区“遍地开花”,但在黑龙江这个国产大豆的主产区,却迟迟没有“落户”。
直到2008年5月,大商所才隐晦地表达了“要在黑龙江设立交割库”的意思。当时,大商所和黑龙江省粮食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大商所在期货交割库布局完善中,积极考虑黑龙江省的条件和需求,黑龙江省粮食局将根据大商所的需求给予协调和配合。
大商所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后来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打乱了之前的部署,黑龙江设交割库的行动因此被搁置。
2009年在黑龙江省政协十次二届会议上,哈尔滨商业大学赵德海教授“在黑龙江省设立粮食期货交割库的建议”的提案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会后,黑龙江省政府向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汇报,部分内容在国家有关部门待批。据了解,这其中就包括在黑龙江设立交割库的方案。
为此,哈尔滨商业大学在2011年还做了关于“黑龙江省设立农产品(5.34,-0.05,-0.93%)期货交割库”的可行性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量全世界排名第二,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仅次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且在大商所交易的大豆有70%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局下属的120多个农场中,40多个农场参与了大连大豆期货交易。
然而,黑龙江省如此多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都需将粮食运往大连附近进行交割,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运费成本,不利于黑龙江省企业在期货市场中增加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粮食期货交割库,间接导致了黑龙江省粮食在国内外占有率不高,缺乏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在粮食价格形成过程中缺乏话语权。
企业界也呼吁在黑设立豆类交割库,据了解,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为代表的企业界人士一直有这方面的建议,并在有关部委征求意见中多次建言将交割库设在黑龙江省内的一些龙头企业里。
背后的争执
设交割库的首要条件是,仓库所在地必须是交易品种的集散地或消耗地,并具备相当规模的库容量,仓库有较强的中转、进出库和装卸能力。
2011年,黑龙江已经超越河南成为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同时粮食的商品率也非常高。
如果在黑龙江设有交割库,大部分粮食可通过黑龙江省直接运往全国各地,但目前的制度设计却增加了一个看似多余的环节:目前黑龙江省粮食要参加期货交割,就必须全部运往大连,再向全国转运。
“黑龙江省作为粮食主产地,是粮食运输的起点,将期货库设立在此,也不会增加多余的运输成本,有利于节约社会总成本。”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
据研究人员介绍,为了方便交割,对期货库附近的运输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将期货库设立在粮食主产区且物流运输能力较发达的地区是必然选择。
哈尔滨是设立粮食期货交割库的首选,因为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物流中心,交通便利且是全省的粮食信息中心。另外,绥化、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也分别是现有大型物流中心之一,这些地方也是较为理想的建库地点。
不过,一位期货公司的老总并不赞成在产区设交割库。他说,交割库如果设在产区,会对卖方有利,交易所更多会考虑有利于买家和方便交割的原则,一般不会这么做,所以都会把交割库设在销区和交易所附近。
而目前交割库布局的地点也能佐证这位期货公司老总的观点,大部分交割库都分布在天津、山东、广东等销区。
上述大商所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黑龙江争取了这么多年依旧没有结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黑龙江没有港口,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成本远远高于水路。尤其是每年春运期间也是粮食交割的旺季,光靠陆路交通恐怕会影响交割质量,交割库所在地应该水、陆交通都方便,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慧通综合报道转载,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