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当政府宣布CPI数据回落到1时代的同时,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有品牌食用油当天价格上涨。事实上早在7月初,益海嘉里对旗下花生油平均提价幅度为8%,中粮福临门亦选择在7月中旬提价,鲁花食用油甚至曾提价15%.于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约谈中国5大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要求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以此全面介入食用油价格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食用油价格,应有其民生问题的考量。食用油价格是敏感的民生产品价格,价格上涨不但影响公众对物价的感受,更会对食用油下游餐饮企业、食品制造企业造成影响。其用油成本若上升,则有可能将一些微型企业变为地沟油的爱好者。而其他食品是否会根据食用油而纷纷涨价,亦未可知。政府的宏观调控理由充沛。
然而,约谈下来,一些食用油企业都在叫苦。自今年以来,食用油企业就一直为涨价蠢蠢欲动。其一方面感触到通胀影响,另一方面,食用油的原料大豆、玉米、花生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提升,这导致食用油原料价格整体上浮,食用油企业认为价格上涨的理由充沛。故而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压制价格,也颇有腹诽。有来自行业的观点更认为,这是过分干预市场的行为。
只是,我们来了解下中国食用油原料的处境,或许就不会这么简单思考。中国的大豆从种子生产到种植以及交易,基本上已经受制于西方少数国家。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中国对这些产品失去议价能力,成为没有定价权的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换句话说,华尔街决定着中国食用油原料价格,进而决定中国食用油价格,影响粮食生产。
目前中国大豆等农产品的种植因缺乏保护缩小生产面积,几无竞争能力。在议价上已失一局的中国农产品尤其是食用油生产领域,若无价格宏观调控,一切紧随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或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安全问题。我们还要明确一点的是,紧随所谓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不等于是遵守市场价值规律。如果制订的规则本身是不公正的,就无法保证价格变化符合价值。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市场经济这一辞令前加上一个修饰:公正的市场经济。
在西方为食用油原料行业采取政府补贴,对国际市场完成金融控制的时刻,国家宏观调控应属于应变措施。而政府接下来真正要做的是,尽快恢复本国大豆等原材料的市场竞争能力,重获议价权减少食用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6000万个相关就业岗位的生存。
文章来源:慧通综合报道转载,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