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新闻

市场行情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有色金属 > 能源市场 > 行业新闻 >

新闻: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悄然变迁油田开采致面积萎缩 Top

新闻: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悄然变迁油田开采致面积萎缩
时间:2012-12-12 13:10 来源:慧通综合报道 作者:admin 点击: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12月13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1997前,东方白鹳首次成为黄三角保护区的“座上宾”。截至2010年,保护区累计繁殖东方白鹳91对,成功繁育幼鸟213只,使东方白鹳从候鸟变成“留鸟”。2010年11月9日,保护区所在的东营市被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

当候鸟迁徙栖息上游的渤海湾,当湿地滩涂被逐步蚕食时,黄三角保护区历尽10年艰辛,使缺水严重、海潮侵袭的23万亩湿地重现生机。

成为东方白鹳最大繁殖地之一以后,黄三角保护区悄然经历着变迁——保护区核心区面积缩减,保护区周边化工厂林立……

先有油田,后有城市,再有保护区,“辈分”最小的保护区,要在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经济开发的诉求中,保卫候鸟的栖息地。

简介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一份2011年的公开资料显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隶属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属于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下辖大汶流管理站、黄河口管理站、一千二管理站。保护区内现有林地13649公顷、草地55480公顷、滩涂38534公顷、水域39280公顷。

11月30日,大汶流管理站核心区,巡逻车缓慢前行,两侧湿地内,各类候鸟不断起落。

“看,东方白鹳。”朱书玉用手指蹭着车窗数了起来,“有20多只”。

朱书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科研站站长,他说,保护区3个管理站,今年共繁育野生东方白鹳31巢,86只。

也在这几天,一千二管理站南侧边界的孤北水库,杜强(化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还没等到。”这位护鸟志愿者已在此多次寻找东方白鹳,在他听说这种珍禽在天津被大量毒杀之后。

杜强和多位观鸟、摄影爱好者说,见东方白鹳在管理站周边飞翔踱步,已是两三年前的回忆。

希望之鸟
两年前,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所在的山东东营市,又多了个头衔——东方白鹳之乡。

东方白鹳和东营的故事,得从15年前那“一悲一喜”讲起。

1997年8月20日,9711号台风引发强风暴潮,最高潮位4.9米。强风暴潮冲毁堤坝,海水倒灌20公里,大片农田被淹,滩涂湿地悉数毁灭。

保护区腹地的一千二管理站被倒灌的海水围困。“损失惨重”,管理站生产部部长王学民回忆当年场景:好好的湿地,被海水泡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就在保护区遭受重创之际,大汶流管理站境内,黑白长翼翩翩降临——19只集群迁徙的东方白鹳,那是它们第一次出现在东营。

“它们不嫌弃我们这惨地方。”很多保护区的老员工回忆起当年,依然感动。

当地环保人士把东方白鹳称作东营及黄三角地区的“希望之鸟”,“它出现在保护区最危难的时刻,并选择了留下”。

或许是当地的盛情,此后每年,东方白鹳都会来做客、歇脚,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2007年,保护区观测到的迁徙东方白鹳种群数量为380只,迁徙总量达到约800只。

“这意味着黄河三角洲已经成了东方白鹳重要的迁徙加油站之一。”保护区科研站站长朱书玉说。

2010年夏,保护区一份申报表显示:东方白鹳繁殖种群数量,由2003年的1对增加到2010年的23对,累计繁殖东方白鹳91对,成功繁育幼鸟213只。”

这份申报表被递交至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年11月9日,“中国·黄河口首届国际观鸟节开幕式”上,东营市被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

“能不能不仅仅是‘加油站’?”保护区的人这样想。

架巢引鹳
为让东方白鹳在此繁衍,保护区下足了功夫。

东方白鹳繁殖必须高处筑巢,要选择稀树林环境,朱书玉回忆,10年前,黄三角缺少适合筑巢的高大乔木。于是,工作人员看见,东方白鹳的巢出现在电线杆顶端。

大汶流管理站执法管理员赵方伟记得一宗“纵火案”。

2007年6月,一对在电线杆上筑巢繁育的东方白鹳捕来一条蛇,横架在两条电线上的蛇致电路短路,引起火灾。

最先发现火情的赵方伟向事发地奔去,几名同事很快跟进。几人游过防火隔离沟后,一名同事不见了。

“那沟看着挺窄,里面的水有2米多深,失踪的同事不会游泳。”这下乱套了。

所幸,溺水的同事被搭救上岸,东方白鹳也及时飞走,避开火灾。

在电线杆上筑巢太危险,高压电的辐射也可能影响它们的繁育质量,必须想办法让东方白鹳避开电线杆。

在大汶流管理站湿地补水区临水处,工作人员竖立了21个高10米、顶端焊有“井”字形铁架的人工招引杆,杆间距120米。

“愿望落空,所有的‘井’字杆都空空如也。”2008年,东方白鹳再次做客时,工作人员挺失望,“或许跟它们机警的性格有关”。

2009年,“井”字杆有主儿了,7对东方白鹳将巢建在招引杆上,成功了5对,另两对因大风侵袭,巢和孵化卵被吹落。

保护区对招引巢技术改造,“井”字架换成了镀锌钢材碗状巢,碗状巢底直径近1.3米,巢顶直径1.8至2.2米,分3种规格,并提前布撒柽柳枝于周围。

当年,成功繁育的3个鸟巢中,飞出了7只东方白鹳幼鸟。

赵方伟忘不了那场火灾,他总站在观测点,用望远镜端详巢中小鸟,露头了,站立了,能扑腾翅膀了,忽而有一天,小鸟跌跌撞撞从巢中坠下,却翅膀一振,直飞青天……

“这是在自己家里长大的,是我们的鸟。”赵方伟扬着头。

保护区的努力得到回报,每年都有几十只东方白鹳留在这过冬,候鸟成了留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