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准爸爸陈庆在超市看完奶粉、尤其是洋奶粉价格后,惊叹一句:“太贵了”。洋奶粉经过了又一轮的涨价后,价格不仅仅是超过原产国,也已经超过欧美,完全称雄世界了。这个年轻的准爸爸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洋奶粉价格就成了世界冠军呢?与此同时,据乳品行业专家统计,“在一线市场,国产品牌奶粉的占有率仅2%。”
市场
洋奶粉霸占货柜一桶200起
在家乐福长长的奶粉销售区通道里,洋奶粉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货架。只有在通道的尽头,记者才看到了几个国产奶粉的踪迹。低于200元的进口奶粉几乎找不到,而这正是几款国产配方奶粉的价格。
记者在现场看到,常见的洋奶粉低端系列也在三百左右;高端系列的价格在四百以上。当然,相比洋奶粉的高高在上,国产奶粉的价格相对还是比较亲民,基本上相当于洋奶粉的四至六折。不过,在记者观察的半个小时里,并没有看到一名消费者选购国产奶粉。
记者了解到,最近明治奶粉的指导价格就提高了,明治珍爱儿2段900克装奶粉原价189元,现价229元,涨幅达21%,而雀巢旗下的高端品牌超级能恩采取加价又减量的方式,价格综合上涨了26%。
奶粉价格节节攀升,比原产地高出数倍。
据说在国内售价为318元的600克德国有机奶粉品牌特福芬在其德国官网,价格为9.95欧元,折合人民币为81元,仅为内地销售价格的四分之一。
算账
价格翻番是怎么得来的
谈到洋奶粉涨价的原因,厂家和销售方给出的理由主要包括:“成本上涨”、“关税上涨”、“配方升级”等几条,对此,我们请专家逐一算算账。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的陈连芳是乳业分析师,他告诉记者,在欧洲很多国家,普通配方奶粉的价格确实大多在1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一百块钱。奶粉的最终价格是由生产成本、进口税、销售环节的利润、运费、破损率以及售后服务等部分组成。尤其是从厂家到总代理再到地区代理,然后进入超市、卖场每个环节都要加价10%以上,还有广告费、推广费以及进店费等,都是一大笔开销。
另据乳业专家王丁棉透露,进口小罐成品奶粉增加的成本主要为海关进口关税和检测费,这两项大约占到原售价的近三成。如果奶粉长期积压在口岸不运走,可能会产生停仓费用。
据了解,洋奶粉进中国,关税5%至15%、质检等海关费用10%、增值税17%,这是少不了的,然后总代理也要10%的费用,经销商20%至30%空间,渠道还有10%至20%的费用,再加上20%至30%的经营成本,价格比在境外翻番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代购
我们没挣那么多
准爸爸陈庆对此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他展示了提前攒下来的新西兰某款品牌的奶粉,“这是我朋友从新西兰寄过来的,她没挣我钱,就是当地价格加上国际运费,折合人民币180块钱一桶,比国产奶粉的价格高了一点,却比在国内市场上买进口的便宜很多。”
记者通过飞信联系上了陈庆的朋友、远在新西兰的刘小姐,她给记者介绍了新西兰奶粉的行情,“国内热销的Karicare,金装在这里从1段到4段,价格在22至26纽币不等,普通装1至3段都在20纽币以下,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买的太多有关,这周刚换了新包装整体涨价,一桶贵了几纽币。”
刘小姐介绍,奶粉的最终价格=奶粉采购价+运费+代购费,价格上品牌差异很大,运费一箱65纽币,箱数不同,折扣不同,代购费通常为每桶加上几块钱纽币,折合人民币二十块钱。因为是朋友,所以没收陈庆代购费用。按照刘小姐的说法,因为每次不能买太多,要开车多次去超市,搬回来,再分门别类包装后寄出去,挣的也是辛苦钱,所以没挣太多钱。
专家
关税并不影响价格
关税上涨会影响洋奶粉价格吗?从账面上说是这样的,但是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国际贸易专家白明认为,洋奶粉在国内市场高价销售,基本上与进口税无关。按照2011年版《海关进出口税则》,供婴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食品,不管是奶粉还是麦乳精之类,其进口最惠国税率都是15.0%,暂定税率更只有5%,外加进口环节增值税17%。白明告诉记者,一方面国家对于洋奶粉进口有着数量限制,洋奶粉不可能无限制的进口;另一方面厂家和销售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既不能让价格高的无人来买或销量下降,也不会因为竞争而打价格战,用价来换量。厂家会在那个最佳利益点上销售,从这方面来说,厂家、销售商一起决定了这个体系,在这个价格体系中,增加的那一点关税是微乎其微的,并不影响最终价格。
对于“成本上涨”和“配方升级”的涨价理由,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从婴儿奶粉的成本构成看,主要是直接原料成本加上销售、财务和管理费用、所得税等,但是相比于业内60%左右的毛利率来说,上升的成本还不至于涨价太多。
分析
买洋奶粉是一种心理消费
陈连芳告诉记者,洋奶粉之所以能多次涨价,首先是刚性需求,厂家看准了消费者不会因为婴幼儿奶粉价格高而不买。其次是国内的乳制品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给了洋奶粉涨价的机会。洋奶粉的高定价,或许可以归结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记者了解到,一家洋奶粉在华全面开卖奶粉时就曾进行过一次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母亲样本中49%的被访者认为“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其实记者了解到,洋奶粉和国产奶粉一样,都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洋奶粉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著名的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是中国一些制奶企业为曾经的谎言付出了代价,并且还在继续付出代价。真实的涨价理由只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的信任。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