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州的一场龙卷风。而一场发生在美国的干旱,则引发了中国农产品的涨价潮。今年以来,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连创新高,下游养殖企业连连叫苦。
美国粮食大幅预减 中国农产品价格跟涨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大国,美国今年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天气,遇旱面积几乎是2008年粮食危机的两倍。美国农业部日前预测,今年玉米的总产量预测为2006年以来最低;大豆的单产预测也跌至2003年以来最低。
美豆产量预减,国产大豆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布瑞克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林国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内大豆种植效益持续低下,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中南部,很多大豆地都是水改田,加上今年东北大豆苗期初期局部地区出现内涝、虫灾,预计国内大豆产量将低于1000万吨,而国内大豆消耗是72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今年国内80%以上的大豆需求将依赖进口。
由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美豆减产预期引发进口大豆价格上涨。自7月以来,我国大豆价格已出现跟涨。根据中华油脂网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日前我国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约为4700元/吨,较7月初涨幅约为8%,较年初约上涨18%,远期进口大豆完税成本更是高达5000元/吨。
玉米今年表现也颇为强势。雏鹰农牧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全国玉米均价达2372 元/吨,同比上涨12.95%,玉米价格的疯涨主要是去年华北玉米霉变严重,优质粮源不足,且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对玉米的刚性需求仍然较高。雏鹰农牧预计,在国内玉米供应偏紧、进口弥补不了缺口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仍将易涨难跌。
林国发向记者表示,玉米价格在今年4、5月份曾出现大跌,但是后来发生的美国干旱以及东北、华北等玉米产区爆发粘虫灾害影响了市场预期,加上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在此氛围下玉米价格再次飙升。
豆粕推高饲料成本 养殖企业叫苦
大豆的衍生品主要有豆油和豆粕,其中豆油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而豆粕则作为饲料原料向养殖业供给。今年以来,由于发改委几度约谈压榨企业并制定了食用油价格汇报制,食用油价格涨势温和。根据商务部的农副产品监测系统,尽管从今年4月份以来,国内食用油价格已连续18周上涨,但累计涨幅仅为4.4%。
然而,由于豆油价格涨势温和,无法有效承载大豆暴涨的成本压力,豆粕不得不成为压榨企业转嫁成本上涨的另一渠道。而豆粕是养殖饲料的重要原料,对养殖企业来说,豆粕价格的走高意味着饲料成本的上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一位养殖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豆粕从6月份到现在涨了1000元/吨,对应豆粕在饲料中占比15%,相当于1吨饲料涨了150元。而1吨饲料大致可养4头猪,平均下来每头猪涨37.5元。以1头猪200斤的重量计算,意味着1斤猪肉,仅仅在豆粕这个品种上就涨了近2毛钱的成本。”
对于养殖企业来说,最痛苦的或许不是成本上涨,而是成本上涨的压力无法通过产品传导。
今年1月以来,猪价持续下跌,6月份一度出现小幅反弹,但7月份再次下跌,目前猪价较今年最高位下跌了4.5~5元/公斤。根据布瑞克农业咨询公司测算,目前生猪养殖亏损超过4个月,禽类养殖亏损8个月。
新五丰在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主要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成本增加,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其中,畜牧业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9.46个百分点。
成本上涨,产品跌价,在这种情况下,养殖企业只能见招拆招。
某大型养殖企业采购管理室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普遍的方法是配方减量、寻求替代。“目前的豆粕价格,从养殖利润上讲,应该减量使用,降低其在饲料中的参配比例,尽量用其他替代品,如棉粕、菜粕以及一些蛋白粉。” 该人士坦言,使用替代品的效果固然没豆粕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在养殖成本上升、终端消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当然,规模化的养殖场配方调整得会慢一点,因为成本可以分摊到别的部分。”此外,他表示,在采购策略上,随用随买、逢低适量买入是不错的方式。
银河证券分析师董俊峰则从行业整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当前中小规模化养殖户自繁自养出栏头均亏损36元,而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在100~150元,豆粕大涨将加速饲料养殖业洗牌进程。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