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明确提出,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2016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而目前市场上对于最低收购价标准的议论颇多,既有认为部分品种价格大幅下调的,也有认为仍将维持稳定的。
稻谷价格将逐渐转向市场调节
近几年,国内稻谷市场受政策性收购影响较大,而随着国内连年增产,国外廉价大米不断涌入,政策性收购价格逐渐成为市场的“天花板”价格。
在连年增产及国际廉价大米不断涌入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稻米市场已经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三高”现象严重阻碍了稻米市场及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最低收购价连续7年上调的趋势在2015年予以终结。
粮食价格改革已在进行但有品种侧重。自2014年以来,国家就开始试点推行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2015年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与上年持平,调整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且大幅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产品政策价格调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仍是基于保口粮的国家战略。
“三高”中的高库存近几年受到重点关注。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2016年度的库存结余量仍在增加,且近几年稻谷政策性收储数量持续较大,而销售进度大部分时间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国家粮食局曾在2015年10月份用两个“前所未有”来描述我国粮食存储数量之高,在“去库存”的背景下,未来数年稻谷价格将逐渐转向市场调节应是主要趋势。
政策收购支撑东北粳稻价稳
目前,黑龙江佳木斯政策性收购库点的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为3100元/吨,加工企业3000~3050元/吨;吉林松原普通稻谷粮库收购价基本在3100元/吨左右,加工企业3020~3060元/吨,均保持稳定。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月25日,黑龙江省已收购粳稻占产量的比例为75%,比上年快1个百分点。按照黑龙江粳稻产量2345万吨、商品率85%计算,农户可售余粮约235万吨。若考虑到当前进度以及春节的影响因素,预计黑龙江农户售粮至少将持续到3月上旬。
南方粳稻供应压力小于北方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月25日,东北及苏皖等粳稻主产区已收购粳稻占产量的比例为54%,同比快2个百分点。按照粳稻产量6564万吨、商品率70%计算,农户可售余粮约1050万吨。根据初步测算,目前粳稻收购量已超过上年水平。
从当前的收购结构看,东北地区的粳稻收购量已达收购总量的70%以上。据了解,东北地区政策性收购所占比重较大,而苏皖两省的政策性收购比重远低于东北。若再加上历年库存,东北地区政策性稻谷余粮也远高于苏皖两省,预计后期南方粳稻市场供应压力相对较小。
后期南北粳米价差或将缩小
目前在普通粳米市场,南方销区走货仍以江苏粳米占据主导,东北粳米走货缓慢。本周,黑龙江普通圆粒米出厂价在4400元/吨左右,水分稍高的4200元/吨左右;江苏泰州、南通、新沂等地普通粳米出厂价仅3850~3900元/吨,两地价差较常年平均水平高出200元/吨左右。考虑运输到销区的成本,两者之间的价差更大。
监测显示,目前在杭州市场黑龙江普通圆粒米批发价为4960元/吨左右,江苏普通粳米批发价为4350元/吨,两者价差为610元/吨,处于201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价差较大意味着黑龙江大米在南方销区市场的竞争力低于江苏米。
随着2月底政策性收购的结束,预计黑龙江稻谷价格有下滑可能,大米价格若随着下降,则黑龙江大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强,两者价差或将缩小。
后期中晚籼稻米有降价空间
监测显示,在执行政策性收购的7个省份(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粮库收购价基本保持在2760元/吨左右,其他收购主体的收购价在2560~2700元/吨之间。在没有执行政策性收购的省份中,浙江市场收购价为2700~2760元/吨,广西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900~300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月25日,南方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累计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30%,同比持平略快。按中晚籼稻产量10891万吨、商品率50%测算,农户可售余粮约2290万吨。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业务QQ:2558423210,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