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美国和世界多个国家遭遇旱灾,导致部分农作物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这对我国粮食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引发我国粮食市场波动和输入性通货膨胀?笔者认为,既不能简单地从我国粮食“八连增”出发认为影响不大,也不能片面夸大、预言粮食危机即将到来。
全球食品价格通胀压力加大
2012年美国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30个州近2000个县受灾。作为世界上玉米和大豆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玉米和大豆首当其冲受到剧烈影响,产量下降、价格上涨。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7月玉米和大豆优良率从去年同期的80%分别降至24%和29%;预计全年美国玉米和大豆产量将分别下降4010万吨和990万吨,出口将分别减少640万吨和650万吨;据芝加哥期货市场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玉米、大豆价格分别上涨49%和31%。由于玉米和大豆处于整个粮食链底端,其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面包等加工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畜牧业饲料价格上涨,并拉升肉、奶等畜牧产品价格,小麦与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有强替代效应,二者价格走势高度相关,小麦价格也随之上涨26%。
与此同时,2012年世界多个农业大国均遭遇干旱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遭遇旱情,并引发农作物害虫数量激增,导致小麦减产,目前俄罗斯粮食价格已呈小幅上涨态势。南半球农业大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粮食主产区也遭遇了持续干旱,巴西大豆和水稻大面积减产,6月份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3%、4.8%和4%。阿根廷大豆和玉米实际产量都较预期减少了1000万吨,且形势继续恶化,为稳定国内食品物价,阿根廷政府已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实施出口控制。
多国干旱导致的粮食减产,使部分海外需求转向美国,加剧了美国干旱对全球粮食市场和整个世界食物体系的负面影响。美国在过去几周农产品出口成交量大幅增加,国际市场上囤积和大笔交易粮食的现象已然出现,为全球食品价格通胀带来极大压力。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全年食品价格涨幅将达到2.5%-3.5%,明年牛肉和鸡蛋价格可能上涨4%-5%,乳制品3.5%-4.5%,猪肉2.5%-3.5%,明年全年食品价格涨幅将升至4%-5%。国际粮价正在上涨,消费者信心指数正在下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7月全球粮食通胀率比上月攀升了6.2%,是2009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全球食品价格通胀压力悄然加大。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对于此次粮食市场波动隐患,笔者认为,应该将此次粮食供应及价格变动形势与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自给率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短期内美国干旱对我国粮食市场将产生局部影响,但我国粮食市场总体将保持稳定。
首先,旱情迄今为止主要影响的是国际粮食市场上的玉米和大豆,而与民众生活关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水稻,仍将在中国、印尼、泰国、澳大利亚和非洲取得丰收,2012年全球产量将高于高产的2011年达到7.245亿吨,有利于进一步维持目前价格稳定的态势。
其次,近年来我国为确保粮食增产采取了有力措施,其作用和影响具有可持续性。中央“三农”财政支出绝对规模和相对量不断增加,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14.37%提高到2011年的18.44%,提高了4.07个百分点;财政“三农”投入结构不断优化,扩大各项补贴规模直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2012年我国又获得夏粮丰收,夏粮总产量达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同时,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8%,创2010年2月以来新低,未来几个月内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但美国干旱也将对我国粮食市场产生局部影响,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大豆、玉米、棉花、植物油和食用糖以及蛋白质饲料将受到美国和国际粮食市场影响价格上升,并可能拉升肉制品价格,但不至于威胁我国整体粮食安全形势。
采取措施提前防范
此次粮食市场波动隐患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形势提出严峻考验。
首先,尽管我国获得了粮食“八连增”的好成绩,为我国应对粮食危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国日益增加的农产品进口量,说明事实上我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进口包括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内的主要粮食作物1250亿斤,超过产粮大省黑龙江粮食产量100多亿斤,此外还进口了大量植物油、棉花、食糖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将大豆核算在内的话,实际上我国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因此,如果国际粮食市场和食品价格持续频繁波动,我国粮食市场和食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将随之加大。
其次,中国是全球粮食进口大国,而且2010年中国已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第一目的国,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1%,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变动,势必不同程度传导到我国。事实上,此次美国玉米和大豆的减产和涨价,已经推高我国养殖业饲料成本,豆粕价格每吨已上涨500-600元。预计明年粮食进口成本可能提高,国际粮价变化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一定程度存在。
鉴于此,我们应提前做好准备,防范国内粮食市场波动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发生。一是密切追踪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价格、贸易情况,对异常波动作出迅速回应,保持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同时,维护对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预期。二是打击农产品囤积和投机行为,避免恐慌性购买导致的市场失衡。三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是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人群,应密切关注食品价格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必要时应给予补贴。四是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种子、化肥等方面支持力度,支持下一个农业季度的农作物生产,力争增加粮食供给。
自给自足我国粮食市场稳定
自2012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均遭受了暴雨、虫灾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其中各地农产品也受自然灾害影响不同程度的出现减产、价格上涨等情况。
食品加工企业或面临压力
对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毛留喜称,我国北方多为干旱半干旱区,目前玉米、水稻等作物正处于旺盛生长期,正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强降雨袭击也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经济损失严重。北京郊区、陕西、贵州等地农作物受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作物绝收。其中,内蒙古农作物绝收9000公顷,四川绝收3000公顷,甘肃和云南各绝收超1000公顷。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2012年下半年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秋粮生产影响不容忽视。
韩长赋说,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下半年汛期气候为中等偏差年景,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较常年偏多,洪涝灾害可能重于去年,南方大部已出现多次降雨过程,东北地区南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病虫害防控面临严峻形势,水稻病虫发生明显重于常年。
申银万国做出报告表示,近期华北、东北地区湿润多雨助长虫害发生,见虫面积为过去11年来最高。8月份东北、华北、黄淮、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中北部降水偏多,对粘虫迁入和发生为害有利。预计二代粘虫发生面积约为6495万亩,同比增长约16%。见虫面积占全国玉米耕种面积的12%。从地域看,东北、华北、黄淮大部中等发生,西部地区偏轻发生。其中黑龙江中南部、辽宁西北部、内蒙古东南部雨水丰沛且作物长势旺盛的局部区域受灾相对较严重。
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农产品受到暴雨等后续自然灾害的影响,倘若出现粮食减产、价格上涨等现象,对于相关的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必然会带来一定生产经营发面的压力,但是这种影响目前尚未体现出来。除食品加工企业受到会生产经营方面的影响外,由于虫灾的发生,部分农药生产企业或许会因此带来阶段性的利好。
我国粮食市场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夏收油菜籽产量1292万吨,比上年增加46万吨,增长3.7%。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25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猪肉产量2588万吨,增长5.9%。生猪存栏45526万头,同比增长3.5%;生猪出栏33837万头,增长5.6%。
现阶段,受全球多国遭受干旱影响,农作物大量减产,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正逐渐加大,加上我国部分粮食产区受到入夏后暴雨袭击所致的部分粮食产地减产,以及暴雨后续的虫灾影响,玉米等农作物正面临减产。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约30%。我国粮食价格是否因此飙升受各界广泛担忧。
中国农业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除大豆外,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较低,目前粮食价格出现暴涨的可能性较小,但应警惕国际粮价波动向国内的传导,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国家粮食体系,优化粮食库存结构,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此外,有部分业内专家也表示,我国粮食价格不会受到国际粮价的冲击,并且能够保持粮食自给自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主任张永军也指出,从消费价格来看,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不大。中国近年消费价格最主要的波动影响因素是食品价格,但不论食品价格,还是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都不大。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品种除大豆以外,玉米、小麦、大米基本上都受国内因素的影响。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证券日报,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