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11月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玉米产量今年将达创纪录的2亿吨,进口量会大幅度下滑。也有其他数据预估我国玉米总供给可达2.077亿吨,比9月份预估增加753.4万吨,而总消费预估为1702亿吨,比上月增加123万吨。进口量累计440万吨,同比2011年少110万吨。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今后7到10年内需求与供给间的缺口将缩小到接近零。中国玉米进口大幅下滑可能令玉米出口大户美国和阿根廷找不到其他现成的进口替代国。鉴于中国努力提高产量,它可能不会成为主要玉米进口国,但仍将是机会买主,当价格低时买进美国玉米。
也有人认为,今后15年,中国每年额外需要8000万吨至1亿吨玉米。这意味着单产必须增加50%到60%。原本东北三省某些地区低积温带并不适合种植玉米,但改良后的玉米种子却能在这些地带种植。这种玉米种子的出现使当地的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比如,绥化地区开始试验“大垄双行”的种植方法,且开始种植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德美亚1、2、3号系列是从德国KWS公司引进,以其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密、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强、适合全程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创造了在高寒、高纬度、冷凉地区玉米种植及种植密度上的新突破。这些新种子已经在东北低积温带推广,也使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不少。
如此,预计年末库存可达3755万吨,这就会使玉米的库存/消费比上升到22.06%。数据表明,我国玉米比上年产量略有增加,总供给并不会出现短缺。反倒是加工需求增速下降,饲料需求因为不合适的比价也处于不利的局面。因此,从供求角度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制约大连玉米期价上涨空间。
不过,我国主粮最低收购价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小麦托市收购价为1.12元/斤,比2012年上涨近10%。国家托市力度早已超出市场预期,也刺激了前期郑麦期价上涨。但是由于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限制,未来玉米的加工需求将维持平稳略增态势,另外出于对养殖业及深加工业的利润保护,适当的提高临储价格对行情的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也有分析认为,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启动临储可能性较小,如果以后启动,玉米收储价可能定在1.05元—1.1元/斤,这样才可能使玉米种植收入得到保障,维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德润林,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