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国庆节之后,2012/13年度新玉米陆续上市。市场由此开启了新的年度。而10月初至12月初这短短两个月时间,玉米价格走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庆节之后在新玉米上市的背景之下,国内对今年丰产达成共识,并且华北地区较大的结转库存玉米尚未消化,导致现货玉米价格大幅走低,北方港口平仓价格由最高的2480元/吨(10月8日)跌至最低的2320元/吨(11月2日)。之后,国储小麦收购价格大幅提升,小麦价格开始上涨,拉近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今年饲用玉米的数量大幅减少,收购主体开始试探性收购,而最重要的是国家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出台,玉米底部得以确立,北方港平舱价格一路反弹至今的2420元/吨。而期货价格先跌后涨的过程比现货提前,很好的反应出市场心态。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较去年的标准提高了0.07元/斤,幅度相当于7%。但以目前政策中给出的1:1.65的折扣比例来测算,折合水分含量30%的潮粮价格仅高于去年3分/斤,内蒙古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分别为0.79、0.78、0.77元/斤,与当前市场价格相比内蒙古、辽宁、吉林临储价相对偏低,黑龙江临储价与市场价相当。另外一个支撑价格的重要因素就是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对吉林省部分地区考察调研为例,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机械、包地等费用合计平均较去年上涨15.9%。其中人工和化肥农药涨幅明显。在种植成本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临储玉米保护价格提高幅度仅为7%。因此,在种植成本和临储保护价的共同作用下,玉米下跌空间十分有限。
从长期趋势来说,国内工业及饲用玉米需求仍保持着相当旺盛的增长力度。按照过去五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饲用玉米消费平均每年保持600万吨以上的增长量,而工业玉米消费从2010年度开始消费增长量超过500万吨,过去五年平均增长量为370万吨。中国玉米消费保持每年超过1000万吨以上的增长。而中国玉米供给的增加主要是靠面积增加从而提升产量,单产水平始终没有大的提升,未来供应拓展的弹性不大。
从短期情况来看,下游饲用需求随着生猪以及活鸡价格的反弹而有所恢复。天气渐凉,生猪消费也即将迎来终端需求的旺季,需求增加促使猪价开始反弹。11月中旬以来,全国猪价止跌回升,近期涨速有所加快。据了解,目前个别地区疫情较重,仔猪存活率不高,存栏大致保持自然增长。屠宰企业增大收购力度,但同时养殖户压栏惜售,出栏量并没有因猪价上涨而快速增加。由于存栏量较高,甚至本月仍保持历史高点,饲料需求无疑是非常强劲的,对玉米价格具有支撑、甚至拉动作用。
2012年上半年玉米现价还是高于小麦价格的,但目前小麦价格已经高于玉米价格200-300元/吨。据了解,今年6-11月份华北黄淮地区小麦消费量和2012年托市小麦收购量之和已达到6425万吨,占新小麦产量的73.3%。进入12月份以来,在节日效应的刺激下,面粉消费将进入旺季,制粉企业开工率有所提高,小麦需求也将增加,小麦现价上涨动能也随之增加。综上,小麦现在的价格优势已经全然无存,饲料企业也相应更改了饲料配方,增加了对玉米的使用量。
综合多空因素分析,利多因素相对牢靠,国家收储价格确定了玉米价格底部,而黑龙江各地区玉米现货价格与收储价持平或略高,也就是说黑龙江玉米现货价格基本在底部附近。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卖粮心态,并且农户存储能力在不断提升,低价收粮很难实现。而未来三到五年内,国内玉米消费的刚性需求不会改变,每年千万吨以上的消费增长产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这几项利多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牢靠。反观利空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从播种面积来看,黑龙江地区大面积大豆改种玉米,继续拓展的空间已经不大,玉米单产若不提高,产量大幅增长可能性越来越小。而消费的刚性存在会致使库存不断降低。另外,深加工下游产品近期已经开始出现反弹,利空因素正在减弱。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随着收购主体的陆续入市。未来玉米价格会在利空因素减弱的情况下温和上涨。涨幅可能不及去年,原因一是黑龙江地区玉米增产还是比较多,二是国家临储收购的补库需求不及去年强烈。而黑龙江地区玉米价格是最接近国家临储收购价的地区,也就是最接近价格底部。因此玉米现货收购可以进行,在底部区域建立库存。在建立现货库存的同时关注期货价格,当期现价差较大时,期现套利不失为好的选择,主要优点为安全性高,利润空间大。按照目前齐齐哈尔地区2160元/吨的出库价格计算,持有到2013年5月份期货交割总费用为2435元/吨。而5月期货合约目前价格为2454元/吨(12月5日收盘),按照此价格买进现货并在期货卖出净利润为21元/吨。贸易企业可将部分库存适当进行期现套利。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垂询交流!电话:028-65162618转805 业务QQ:2467697782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