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1月份,受临近春节假期、企业备货基本完毕的影响,加之市场供应平稳有增,国内市场对谷物需求逐渐转淡,行情基本平稳。分品种看,小麦市场价格一改前期快速上涨走势,进入1月份后止涨回稳,部分地区小幅回调;玉米市场流通量逐步扩大,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上市进度正逐渐接近上年水平,但企业收购价格有所下调,华北及销区整体维持稳定;粳稻收购略有加快,但中晚籼稻收购同比减缓,国内稻谷价格基本平稳。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此前已向社会公布。
本月,国际市场关于南美天气的炒作开始登场,加之巴西物流、阿根廷惜售等问题,市场需求转向美国,大豆季节性反弹;国内因油粕价格走高而拉升压榨企业效益。受马来西亚上调棕榈油库存影响,市场短期利空基本出尽,国际油脂止跌回稳,但国内植物油因库存压力,需求疲软。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继续关注“三农”。明确表示将继续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并适时启动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白糖的临时收储政策。
1月份,主产区秋粮收购总体进展平稳,玉米收购进度快于上年。据统计,截至2013年1月2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8814.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26.8万吨。
1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39.66(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降3.48%;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130.14(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降0.43%。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1月份,我国小麦行情止住了快速攀升的脚步,元旦假期过后即开始高位回稳,小幅回落。分析认为,前期国家持续稳定向市场投放政策性小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压力,同时,年末企业备货进入尾声也令市场需求减少,共同的作用使得小麦稳中趋弱;现货的行情以及当前小麦良好的长势也令强麦期货承压下行;面粉及麸皮价格基本稳定,个别地区略有波动,面粉贸易商及饲料企业不断的备货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面粉和麸皮的行情。
一、国内行情稳中趋弱
1月初,我国小麦行情在上年12月底快速上涨的惯性影响下,继续小幅走高,元旦假期过后,在中央政策粮持续平稳投放、春节备货临近尾声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麦供需偏紧的状况逐步缓解,市场价格也有所松动,前期涨幅过大的地区有较为明显的回落。据市场信息,截止月底,河北、山东粮食储备企业的小麦出库价回落至1.26-1.29元/斤,较上月同期有0.01-0.03元/斤的下跌;河南、江苏、安徽的小麦出库价格在1.23-1.27元/斤,环比降0.01-0.02元/斤。而出库价格的下跌主要源自面粉企业挂牌收购价下调,以河南北部为例,本月末面粉企业挂牌收购多为1.26-1.28元/斤,而在上月同期,挂牌价在1.29-1.31元/斤。随着农历新年临近,企业完成原粮及成品粮的储备工作,收购积极性降低,适当降低收购价格符合市场规律。
尽管不断有消息报道,春节前夕市场面粉零售价格明显上涨,但据调研得知,元旦假期过去后,由于小麦价格止涨回稳,面粉企业出库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说明面粉价格上涨环节出在贸易商批发环节和商场零售环节,而非面粉出库价格。数据显示,1月底,我国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的60粉出厂价多在1.54-1.6元/斤,相比上月底,价格变化不大。据多数加工企业表示,在年末消费高峰时期提价难度较大,为稳定销售渠道,多采取稳价或是让利来进行促销。
二、政策交易高位下滑
1月份,中央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依旧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据统计数据,本月周平均投放量为499.3万吨,较上月增加74.7万吨;周均成交量为147.9万吨,较上月增加53.4万吨;周均成交均价2320.17元/吨,略增4.23元。
从本月各周的成交总量来看,呈依次递减趋势,说明市场对于原粮的需求较前几个月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从具体交易情况上来看,参与交易的企业依旧对2012年新收托市小麦、国储转临储的小麦青睐有加。成交数据显示,河南市场月内投放的100.14万吨的临储小麦,最终成交99.94万吨,成交率99.8;江苏市场月内共投放2012年新收托市小麦130.64万吨,最终成交130.55万吨,成交率99.9%。而市场对于2010年及之前的托市小麦认同感不强,成交状况较为低迷,同时,对于销区的移库小麦投放区域也呈减少趋势,成交量也相应减少。
总体来看,在持续大面积的政策性小麦投放之后,随着成交小麦陆续流向市场,在春节前夕终于缓解了市场供需紧张局面。
三、强麦期货跟风走低
本月,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主力1305合约在延续上月趋势,短暂冲高至2622元之后持续下跌,月末最低跌至2521元,下跌101元,跌幅达3.85%,基本上完全回吐上月全部涨幅。
分析强麦期货走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现货行情因供需宽松而有所回落,作为前期跟涨的期货也做出相应回调,因为存在投机资金介入可能,所以变动幅度明显大于现货变动幅度;二是进入元月份以来,我国冬麦主产区多次迎来雨雪天气,对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抵抗病虫害起到关键作用,加之机构给出“苗情好于上年”的评估,丰产预期让强麦期货承压下行;三是市场缺乏显著利好推动期价继续上行,而利空因素及不确定因素萦绕,缺乏底部支撑的行情只得震荡走低,仓单的减幅缩小也反映出市场对后期趋势不看好,截止月底,强麦有效仓单为3.28万张,环比减幅为17.5%,而上月的仓单环比减幅为24.5%。
四、作物生长总体良好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组田间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冬小麦一类苗占45.7%,二类苗占39.3%,同比分别增加0.5%和1.5%;三类苗占13.2%,同比增加1.4%,旺长苗占1.8%,同比减少3.4%。同时,调查显示,11个主产省的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85.1%,高于上年同期2.3个百分点。此外,晋、冀、鲁、豫、苏、鄂、甘、疆8省区的苗情好于上年同期。
由于上年年度及今年年初我国冬麦主产区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高,小麦越冬水分充足,尽管多省遭遇低温天气,但底墒及降水适宜,并未发生明显冻害,而在中旬多地出现的降雪天气,更对于保障小麦安全过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五、进口总量大幅提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12月份我国进口小麦0.553万吨,环比减少11.2万吨,同比减少21.2万吨,是2011年以来单月进口量最少的一个月。但尽管如此,我国小麦全年进口达368.9万吨,较上年增加244万吨,是2005年以来进口最多的一年。分析认为,较大数量的小麦进口并不代表我国小麦供需出现严重短缺,从今年小麦进口的品种结构来看,澳洲软白麦占到总量的65.7%,这将会对南方饲料小麦的供需机构产生一定影响,从价格上来看,所进口的澳洲软白麦到港完税平均价格不超过2400元/吨,而南方普通的饲料小麦进厂价也需要2300-2350元/吨,进口麦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1月份,因缺乏显著消息面指引,CBOT小麦在750-800点之间做箱体震荡。CBOT小麦指数延续上月走势,在月初的大幅下跌后低位震荡,中旬至746.1点、2012年6月底以来新低之后,受消息面影响以及技术性买盘介入开始止跌回升。进入下旬,资金获利离场,美麦价格回调。
综上所述,市场供需关系逐步宽松将令价格走势出现松动迹象,但由于政策支撑,小麦价格的底部依旧坚实,后期回落空间有限。进入2月份,从农历小年开始至农历十五,预计农村市场购销活动将处于停滞状态,有价无市态势明显,价格整体稳定;3月份,市场购销逐步活跃,市场对面粉需求回升或致小麦供需状况回归偏紧状态,但价格是否会出现显著上涨将根据届时的市场供应情况,在农民手中几无存粮、政策性小麦成为主要市场供应渠道的时期,如果储备轮换能够全面展开,或能缓解需求压力;进入4月份,气温回升将导致面粉消费趋缓,大中型企业维持正常运营,但小、微企业或开始逐步减低开工率,小麦逐渐从过去大量的饲料消费中转换出来,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供需压力,预计整体行情将呈高位平稳态势。
玉米
1月份,国内玉米整体呈“前高后低”形势,东北玉米受上市量扩大、企业备货结束等因素影响而显著走低,而华北玉米则因企业对高质量玉米需求不减、气候导致物流受阻等因素而稳步走高,但月末因备货结束行情回稳;南方销区行情主要跟随华北玉米走势,但中旬之后,伴随着不少东北玉米陆续到货,供应放大,行情逐步平稳;南北港口因港口库存高企、低质量玉米倾销等原因,整体呈稳中趋弱态势;深加工行情依旧低迷,但因东北玉米价格回落而使得亏损收窄,猪肉价格一路攀升,养殖利润及猪粮比稳步走高。据国家粮食局公布数据,截止1月20日,全国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4526万吨,同比增加469.9万吨。
一、供应多,东北玉米前高后低
1月份,随着距离春节假期临近,东北农户售粮意愿增强,玉米上市量较上月有明显提升,但深加工企业也随着备货基本结束相应调减了挂牌收购价格。据市场信息,目前折干净粮价格在黑龙江地区的企业收购价约2040-2080元/吨,较上月同期回落20元/吨左右;吉林地区收购价在2230元/吨,较上月增20-30元/吨;辽宁及内蒙的企业收购价在2350-2370元/吨,环比有10-30元/吨涨幅。
整体来看,月内东北玉米呈“先涨后落”走势。主要原因:元旦过后,东北深加工企业进入春节前备货高峰期,加大了在市场的采购数量,为获取低水分高质量粮源,不得不提高了挂牌收购价格;中旬以后,随着业备货进入尾声,采购心态从前期的积极转为谨慎,而农户手中尚有大量的高水分玉米,为防止手中玉米在后期霉变导致损耗加大,市场潮粮的供应量显著加大,“一减一增”导致行情回落。
二、需求旺,华北玉米温和走高
不同于东北玉米,进入1月份,华北玉米行情以及以温和上涨为主。推动华北行情稳步提升的主要原因,首先,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销售,目前华北地区低水分玉米(水分在14-15%以内)的数量有限,目前华北市场玉米主流水分多在16-18%,而对于收储企业来讲,水分每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后期霉变概率明显提升,所以加价收购意愿较强;其次,1月份华北地区阴霾、雨雪天气不断,严重影响了陆路交通,贸易发货延迟、企业到库量减少,不得不提高了收购价格来满足储备和加工需要;第三,企业年底备货使得采购积极性提升,“快备货,备好货”的思路也提振了整体行情。
据市场信息,月底15%水分净粮收购价格,河南企业收购价在2280-2340元/吨,山东收购价则涨至2480-2520元/吨,河北收购价在2280-2320元。相比上年12月底,各地均有40-80元/的涨幅,其中山东地区因为深加工企业提价收购意愿强烈,累计涨幅更在80-100元/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月份华北雨雪不断,多数地区玉米水分出现回升态势,这对于后期保管带来不利影响,如果降水不当,春节过后随气温升高,势必导致霉变率提升,进而影响到销售价格。
三、备货足,港口趋弱销区平稳
通常来讲,港口行情基本与产区走势一致。本月,北方港口由于东北上市量快速提升,在港口库存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港口贸易商大量采购的意愿不强。据机构调研,北方港口1月份的周平均库存基本上都在200万吨以上,高出上年同期百万吨左右。元月末,鲅鱼圈港及锦州港的折干净粮平仓价在2410-2420元/吨,较上月底基本持平。南方港口价格主要受广东养殖企业需求以及港口玉米存量和质量影响,价格基本平稳。月初,广东养殖企业备货积极,加之当时港口东北玉米存量水平较低,行情坚挺有增,随着企业备货进入尾声、港口到货量增加,加之部分玉米水分偏高,广东港口玉米平仓价有所回落,至月底,南方港口玉米贸易商报价在2450元/吨左右,与上月略减10元/吨。
1月前期,南方销区行情小幅走高,后期,高位止稳。由于2012/13年度华北玉米大量进入南方销区,所以销区的行情和华北玉米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从走势来看,前期走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一是销区春节前的采购旺盛,使玉米供需阶段性偏紧;二是低水分玉米供应量较少,提价收购意愿浓厚;三是雾霾雨雪天气导致运输不畅,到货时期延误。而后期行情趋稳,也是由于备货基本结束、到货量陆续增加而使市场供需环境逐渐宽松。
四、肉价涨,养殖利润显著提升
元旦过后,国内猪肉价格稳步提升,在饲料价格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猪粮比在月末达7.1,养殖利润也突破300元/头,尽管相比上年同期600元/头减少了近一半,但已是自2012年3月份以来最高。肉价稳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临近春节假期,为满足市场需求,肉制品企业加大了采购力度,而生猪出栏量并未相应大幅提升。据机构数据,目前生猪存栏量较高,预计春节后肉价显著回调可能性较大,但对于饲料来说,短期内应维持较高水平。
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尽管元月份以来玉米原料价格有所回落使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整个行业形势整体未见好转趋势。玉米乙醇的下游,酿酒企业早已完成了备货,春节前的重点更多的是市场销售,而塑化剂风波、整顿吃喝浪费等因素将很大幅度影响到今年春节期间白酒的销量。玉米淀粉消费也处于低迷态势,原粮价格走高并未让淀粉企业进一步提高淀粉出厂价格,反而因企业“去库存”行为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五、美盘升,归因供需报告偏多
据海关总署数据,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6.6万吨,环比减少11.8万吨,同比减少30.4万吨,主要进口自美国,从老挝及缅甸也分别进口了1.56万吨和0.93万吨;全年累计进口520.7万吨,较上年总进口量增加345.5万吨。12月份,我国出口0.5万吨,环比及同比分别增加0.29万吨和0.3万吨;全年累计出口25.7万吨,较上年增加12.1万吨。相比过去,今年累计进口玉米数量超过500万吨,数量庞大,但相比国内玉米产量和消费量,2012年所进口的玉米也仅仅是用来加工调剂使用。
本月,CBOT玉米行情在月初下跌之后,缓步走高,后期略有波动,但底部重心上移。主要是因为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偏多。报告显示,2012/1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测值为8.52亿吨,较12月份预测值增加321万吨,其中,巴拉圭和巴西玉米总产量分别上调110万吨和100万吨,阿根廷产量上调50万吨;总消费量达8.68亿吨,较上月预测值增加559万吨,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饲料消费调增了762万吨;2012/13年度全球期末库存由上月预测的1.176亿吨调减为1.16亿吨。
综上所述,春节期间国内玉米购销基本停顿,由于企业备货量一般都在30天以上,所以就算是玉米规模性上市要等到农历十五之后,也不会因此而出现企业“无粮可用”的局面。同时,东北及华北玉米目前都同样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可供流通的玉米水分含量都比较高,后期的降水操作势必导致玉米成本提升,由此预计,整个2月份由于市场有价无市情况突出,价格整体以稳为主;3月份随着购销逐步活跃,产区价格或有波动,但整体趋势或小幅向上;进入4月份,气温回升,高水分玉米不耐储存或大量进入市场,对价格或形成拖累,而经过烘干后的低水分玉米因成本提升,将推动玉米价格,这一时期“优质优价”的特征将得到显著体现。
稻米
1月份,国内稻米现货市场维持原有的平稳运行模式,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保持稳定,粳稻收购价格也没有明显变化。东北地区新季粳稻收购进度有所加快,基本追平去年同期,但中晚稻总体收购进度仍落后去年同期水平;多省启动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但由于启动时机的不同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一致。当前主销区大米消费状况变化不大,春节备货对需求仍有一定拉动作用,但是对价格的提振作用并不明显。本月底发改委宣布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公布了大幅上调后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略有上涨,但内外价差有望再度扩大。2012全年我国大米进口数量增长明显,2013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大米进口水平。郑商所早籼稻期货价格维持窄幅区间震荡模式。
一、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发改委经报请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1月30日公布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
事实上,在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公布之前,市场相关人士对相关政策的猜测颇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要继续提高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前提下,上调幅度是多方争论的焦点。部分人士认为应当继续保持平均0.10元/斤以上的涨幅,用以抵消种植效益下降等因素,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稳定主要粮食的生产。另一部分则认为,上调价格幅度不应过大,以0.05元/斤左右为佳。原因在于连续上调的最低收购价客观上推高了粮食的市场价格,稻谷品种在2012年就因为国内外大米价格差明显而出现了非常大的套利空间,导致进口大米数量激增,相关的新闻也非常引人关注。而进口大米的大量进入不仅影响了大米加工企业及贸易企业,还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稻谷价格下降且无人收购的情况。现在发改委所公布稻谷各品种价格上调幅度虽不及2012年,但其绝对涨幅并不小,势必要对后期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市场价格将向上调后的价格靠拢。虽然目前普通早稻价格基本与上调后的价格接近,但是中晚籼稻和粳稻则与上调后的价格至少相差0.10元/斤,后期的市场价格必将有所提升。
目前大量的粮源进入了国储和各级地方储备,上调最低收购价后,相对较为廉价的政策粮对企业的吸引程度将显著增加,2013年政策粮拍卖市场活跃度必将远超2012年,有可能会出现实际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双双上涨的局面。
最低收购价上调再度推高国产大米的生产成本,进口大米的价格优势仍将继续,2013年进口大米贸易量预计仍然较大。
大米加工企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但是终端消费状况却并不旺盛,加上进口低价大米的冲击,大米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稻强米弱”现象将有可能加剧。
早籼稻面积有望获得增长,同时带动晚籼稻的种植面积稳定,中籼稻种植或受影响,籼稻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
稻谷作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对整个粮食安全体系的影响巨大。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有利于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实现稻谷总产量的稳定。从实际效果看,连续6年提高的稻谷最低收购价,伴随的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增长,这也从正面肯定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作用。
二、籼稻现货市场价格稳定
本月中晚籼稻收购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普通稻的市场价格下限在1.25元/斤以下,上限则在1.35元/斤以上,黄华占、“923”等品种近期价格也较为平稳。
2012年底江西部分地区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在1.25元/斤附近运行,时有跌破托市价的情况发生。2013年1月,江西省终于分两批于17个县市区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虽然国家发改委下文决定延长8省区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至2013年1月31日,但是考虑时间仍然较短,且多数农户对价格期望仍然较高,预计最终江西托市收购中晚稻数量将十分有限。
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出台,实际上给了市场未来的价格运行方向。可以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已经是近一年的价格底部。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目前市面上中晚籼稻余粮仍然不少,且存在一定的保管问题,因此预计价格上涨过程将会运行较长时期,且幅度不会太大。
三、东北粳稻收购进度加快
东北地区新季粳稻收购进度已经快追上了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托市政策启动。政策性收购之前,东北地区粳稻收购市场非常低迷,一度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预案启动后,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农民的原粮至少可以有渠道卖出。虽然水分偏高问题导致农民实际收入受到影响,但是市场购销活跃度明显提高。在托市政策的帮助下,市场价格也由底部拉起,最终稳定在当前的1.40元/斤(普通圆粒稻标准水杂),局部地区的价格波动也很小。
此前东北地区粳稻高开低走的收购价格,直接影响市场的买卖双方选择:买方对后市价格过分看淡,收购行为非常谨慎;卖方则因为价格持续走低而过分惜售。市场在微观主体选择形成合力后,造成市场持续低迷,依靠市场自身短期内很难打破僵局。而政策性收购则成功的使用外力打破了低迷的市场行情。目前东北地区水分相对较低的优质粮源基本都被买走,而仍然待售的很多都是水分较高、易黄粒、易霉变的稻谷,后期入市风险逐渐加大。
根据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消息,截至2013年1月2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8814.1万吨,同比减少126.8万吨。其中: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4028.1万吨,同比减少488.4万吨。中晚稻收购进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东北地区粳稻收购速度加快。
四、进口大米数量创新高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2年度我国稻米进口数量为234.4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76.62万吨,增幅为305.38%。主要进口国为越南,约占总进口量的65.90%,其次为巴基斯坦,约占总进口量的24.72%,泰国滑落至第三,仅占总进口量的7.48%。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出口大米数量为27.91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3.64万吨,主要出口国仍为韩国、日本和朝鲜。
虽然近期国际市场价格近期出现了小幅上涨,但是考虑2013年国内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的因素,内外价差有望再度扩大,贸易企业获利空间依然存在,后期进口贸易依然看好。
五、早稻期货窄幅区间震荡
本月郑商所早籼稻期货继续区间窄幅震荡,市场运行方向并不明朗,但是后期继续看涨的可能性较大。
主力1305合约开盘于2700元/吨,最高到达2755元/吨,最低到达2674元/吨,收盘于2727元/吨,全月上涨1.04元/吨。虽然其中有类似1月18日的大幅波动,但总的看整体波动幅度依然较小。
连续4个月的震荡走势,市场始终在相对平衡中等待方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国稻谷供需平衡表分析,新增供给为20629万吨,年度总消费量维持为20200万吨,年度结余为429万吨,市场基本面情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政策面由于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将直接提振早稻期货价格。不过由于存在与稻谷其他品种,特别是中晚籼稻的比价关系,早稻期货想要打仗可能性并不大。预计小幅震荡向上的走势较为可能出现。
综上所述,在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的政策支持下,国内稻米现货市场底部成立的概率较大,但水分偏高问题、以及进口低价大米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价格向上运行的主要因素。春节即将到来,中高端大米获得提振的可能性较大。国内外大米价格差有望再度扩大,进口贸易仍有利可为。郑商所早籼稻期货价格震荡向上的可能性较大。
大豆
1月,USDA报告利空出尽,阿根廷干旱引发忧虑,南美天气炒作开场,巴西物流问题、阿根廷农民惜售等问题引发关注,需求重新转向美国,美豆出口需求增加,供需失衡问题加重,大豆展开季节性反弹。国产大豆继续政策市,内盘大豆价格屡次冲高未果,国内油粕价格上涨,进口大豆压榨收益由负转正。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持续进行,收购量同比下降,节日临近,大豆购销转淡。
一、供需失衡问题加重美豆期价触底回升
1月,CBOT市场美豆期价走势先抑后扬,触底回升。月初,在南美良好天气及USDA月度报告利空预期的打压下,期价再次下探并创出本轮回调的新低。随后,在利多的美豆季末库存数据支撑下,加之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出现旱情,巴西物流瓶颈问题凸显,导致全球需求进一步转向美豆,美豆强劲的需求和创新低的库存水平叠加,令市场担忧美豆的供需失衡问题恶化,期价因此触底回升,持续展开季节性反弹。
基本面方面,本月豆类基本面已经转多。一是USDA报告季末库存数据利多。USDA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1日美国陈豆库存总量为19.7亿蒲式耳,年比下降17%并创9年新低,说明当前美豆供给相对偏紧。二是美豆内外需求均同比大幅增加。首先,本月的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均高于市场预估区间,同比均呈增加态势,其中中国采购美国大豆量同比环比均大幅增加,美豆出口需求回升态势已基本明确。截止1月24日,美豆年度出口较去年同期高出34%。其次,美豆内需旺盛,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数据显示,12月美国大豆压榨量1.599亿蒲,高于11月的1.573亿蒲,为3年来最高水平。三是南美天气出现变数,季节性天气炒作题材出现。本月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天气趋于干燥,降水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给正在生长关键期的大豆带来减产压力,后期阿根廷产量有可能被调低。四是巴西物流问题继续引发关注,由于巴西政府对大巴司机工作时间限制的新规出台,导致物流瓶颈问题更加突出,卡车运输成本上升约50%,增加了巴西大豆的出口成本,也令南美大豆的有效供给延后。五是阿根廷农民惜售严重,由于预期阿根廷货币比索将进一步走弱,当地豆农对大豆惜售心理较重,销售进度不及往年同期的50%。利空方面,一是USDA1月供需报告继续提升美豆产量,同时调高巴西大豆产量,小幅调低阿根廷产量,全球大豆供需转向宽松的趋势不变。二是中长期看,巴西物流问题和阿根廷农民惜售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南美增产导致的供给增加终会实现,这些问题只是将增产利空延后而已。
本月宏观面维持偏多基调。本月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均较为理想,日本央行将通胀目标提高至2%,将启动开放式购债,日本版QE大幕拉开;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 50.4,连续第4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中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势头明显;欧元区PMI升至10月高点。全球股市齐涨,美国股市屡创新高,市场风险情绪升温,商品价格也因此获得上升的动力。总体而言,市场风险偏好将继续上升,直到宏观面“黑天鹅”的出现。
数据显示,本月CBOT豆类品种资金面由空转多,截至1月22日和1月29日的CFTC持仓报告均显示,基金连续增持大豆、豆粕的净多头头寸;并减持豆油品种的净空单,说明投机资金持续看多后期豆类价格。
后市看来,近期美豆期价已经消化了南美创纪录产量的利空压力,资金开始转向南美天气炒作。加之中国需求趋于平稳,近期没有大规模的洗船现象发生,全球大豆季节性供需偏紧的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目前美豆的季末库存水平较低,而需求仍较为旺盛,南美供给存在的种种问题,令后期供需失衡的矛盾可能被激化,另一方面,南美旱情的不确定性,导致阿根廷产量后期下调的可能增加,市场有望增加天气升水。综合看来,美盘豆类期价的季节性反弹有望持续,如果南美天气进一步恶化,被低估的远月豆价有望受到资金青睐而上涨,远月与近月合约的差价将缩窄。技术面看,月末美豆主力3月期价突破1460美分/蒲式耳的前高,向上将遇到12月高点1501美分/蒲式耳的阻力位。建议依托10日线附近逢低买入,另外还可采取逢低买入远月合约或买远月卖近月的套利交易。
二、政策泡沫下内盘上涨动能不足
1月,连豆指数跟随外盘上涨,期价重心上移,月涨幅为1.94%,持仓量继续大幅下降,显示资金关注度进一步下降。国产大豆价格政策市依旧,即价格政策底明确,但受到内外盘豆价倒挂的影响,内盘上涨动能亦缺乏。按照本月底内外盘的报价,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现货差价维持在50-100元/吨,相比正常的-100至-200元/吨的价差区间,国产大豆期现货价格存在的政策泡沫本月有所加大,国产大豆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本月,大豆临储收购继续在主产区全面展开,收购量同比仍下降,由于春节临近,市场购销转淡。据国粮局监测,截至1月20日,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260万吨,同比减少108.3万吨。15-20日仅收购大豆5 万吨,收购进度较为缓慢。技术面看,连豆主力1305合约本月底突破4870元/吨的前期高点,但收盘未能站稳,期价连续数周挑战前高未果,显示前期高点阻力较大。由于连豆品种一直以来都缺乏资金关注,上冲动能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操作上建议谨慎做多,不建议追涨,可逢低在10日线下方买入,或逢低10日线附近买入1309远月合约。
三、成本升需求旺粕价重拾升势
1月,国内豆粕期货价格触底回升,大幅上涨,豆粕领涨豆类品种,连豆粕指数月涨幅达4.52%,总持仓量大幅上升,资金流入迹象明显。豆粕表现较豆油强势,油粕比值有所下降。相比期货的幅上涨,豆粕现货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价格月环比持平。月底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950-4000元/吨。
本月豆粕基本面由空转多。一是受到进口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本月豆粕生产成本上升,加之油粕比值下降,豆粕在豆类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上升,令油厂挺价销粕心态较重。二是本月猪肉价格及猪粮比数据利多,受到节日来临消费上升的支撑,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据发改委监测,1 月23 日全国生猪出厂均价为17.32 元/公斤,为连续第11 周上涨,接近去年春节水平,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预计猪肉价格还将保持坚挺。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1月23 日,猪粮比价为7.1,明显高于盈亏平衡点。三是能繁母猪数据环比回升,显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上升。农业部监测显示,12月生猪存栏比上月减少1.2%,连续两个月减少,较上年同期减少0.8%,但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较上月增加0.1%,较上年同期增加3.0%,能繁母猪数据显示养殖户对后期行情看好,开始准备增加存栏。
后市看来,在豆类季节性反弹持续的背景下,豆粕价格跟随外盘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加之养殖需求依旧较旺,年后养殖户补栏将令需求走升。因此,对豆粕采购,养殖企业可逢大幅回调适当加大库存。
四、油粕价格反弹油厂压榨收益由负转正
本月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继续下跌,月底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为4550-4600元/吨,月环比下跌150-200元/吨,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4500-4550元/吨,月环比略涨。由于本月国内油粕现货价格反弹,进口大豆榨收益由负转正,但港口分销大豆压榨收益持续盈利。由于内盘油粕价格涨幅小于外盘大豆价格涨幅,本月底近月船期大豆压榨收益维持盈亏平衡,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油厂点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内盘油粕套保压力减轻。
五、12月大豆进口量同比略增豆粕出口继续猛增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12月大豆进口量达到589.03万吨,同比略增8.67%,月环比增加41.62%。2012年1至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10.91%。12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11.20万吨,同比大幅上升421.76%。2012年1至12月我国豆粕出口量同比激增203.28%。从大豆进口数据来看,国内大豆进口需求依旧旺盛;从豆粕出口来看,中国作为亚洲大豆压榨中心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后期将持续向周边地区输出豆类制成品。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美豆的季末库存水平较低,而需求仍较为旺盛,南美供给存在的种种问题,令后期美豆供需失衡的矛盾可能被激化,另一方面,南美旱情的不确定性,导致阿根廷产量后期下调的可能增加,期价的天气升水有望增加。综合看来,美盘豆类期价的季节性反弹有望持续,如果南美天气进一步恶化,被低估的远月豆价有望受到资金青睐而上涨,远月与近月合约的差价将缩窄。预计在3月南美大豆定产并形成持续有效供给之前,南美丰产对市场的利空冲击可能有限,市场有望围绕南美天气和美豆供给失衡展开持续性的反弹,期价可能走出“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涨行情,企业逢低建立和扩大豆类库存较为可取。
食用油
2013年1月份,美国农业部再次上调美国和南美大豆产量,马来西亚上调本国棕榈油库存量,市场短期利空信息基本出尽,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止跌趋稳并出现反弹。不过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在高库存压力下,需求受抑,较为疲弱,市场成交清淡。
一、继续出台宽松政策利多长期大宗商品
1月份,管全球金融市场紧张形势得到缓解,但经济前景展望下行风险仍未消除,未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有利于长期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国际方面,一是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有关将债务上限延长三个月的法案,此举或将令美国政府能够继续支付帐单,缓解系统风险。二是全球各大经济主体继续放水,继美国QE4、欧盟OMT后,日本也实施了新一轮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除扩张性财政政策外,日本央行宣布实施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国内方面,国内1号文件连续第十次关注农业,明确表示继续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白糖的临时收储政策,在国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的前题下,政策将主导国内主国农产品(6.09,0.07,1.16%)价格向上。
二、春节前后现货多休市高库存抑制豆油价格
1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区间震荡运行,价格重心上移,市场心理好转。一是1月份国内植物油库存量处于历史高位,高库存抑制追涨热情。二是短期市场利空因素出尽,只需市场消化,市场心理有所好转。
2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仍以区间震荡为主,在CBOT盘大豆期盘回落到1200美分/蒲式耳之前,一切上涨只可看成下跌中的反弹,不可追涨。利空因素:一是2月份国内棕榈油、豆油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高库存将抑制中间环节采购的积极性。二是未来三到四个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呈震荡下行的态势,国内豆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原料成本下降必然带动豆油价格向下。三是2月份进入春节长假,传统现货市场在春节前后也多处于休市状态,市场需求疲弱,有价无市。四是虽然短期存在炒作天气、物流等题材,但南美大豆整体预期仍是大幅增产,中期行情。利多因素:一是南美大豆进入关键生长期,机构预计对南美大豆产量的上调告一段落,美国农业部在2月度报告中上调南美大豆产量的可能性不大。二是短期内利空因素出尽,有利于放大短期利多因素,市场开始炒作巴西物流以、阿根廷天气。三是从数据看,美国大豆销售进度快于往年同期,有利于CBOT大豆期价短期向上,并传递到国内豆油现货市场。
三、菜油继续处比价劣势1号文件出台政策明朗
1月份,国内菜油期现货价区间震荡运行,现货横盘,报价混乱,期货价格重心上移。国内菜油和豆油的价差仍在历史高位水平,处竞价劣势,菜油需求仍较疲软,市场有价无市。对2013年菜籽(油)临储政策的期预,仍是支撑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2月份,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仍将区间震荡运行,现货价格继续横盘,期货价格重心继续上移,期货表现强于现货,现货市场延续少量交易局面。利空因素:一是按目前国内菜粕价格测算,加拿大新季油菜籽到港完税后,折成菜油成本在9000元/吨偏下,远低于目前国内菜油现货价格。二是按目前国内菜油菜粕价格计算,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压榨利润较为丰厚,这将促进企业进口油菜籽的积极性。三是当前国内四级菜油与一级豆油的价格差处于历史高位,需求继续受抑。利多因素:一是2013年1号文件已明确表示将适时进行临储菜籽(油)的收购,按照政策的延续性来看,继续提价收购的可能性较大,推高国内菜油成本。二是随着菜籽(油)临储政策的明确,资金在期货市场做政策市的可能性较大,推动菜油期价上涨,并传递到国内菜油现货价格。三是中期来看国内豆粕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较大,菜粕必将受拖累,菜粕价格回落有利于菜油价格。
四、棕榈油库存居高不下促使行情反复震荡
1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区间震荡运行,价格重心上移,现货市场购销不旺。一方面是东南亚棕榈油主要生产国进入低生产周期,马盘棕榈油期价上涨,带动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向上。另一方面是1月份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保持在11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高库存将抑制贸易商采购热情,抑制价格单边向上。
2月份,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继续震荡运行,价格重心上移,市场购销情况在去库化以前难以活跃。利空因素:一是2月份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继续处于历史高位水平,高库存将抑制资金追涨,使得行情反复。二是全球经济仍未好转,棕榈油的工业需求增速放缓,全球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均面临较大的消化库存压力,机构预计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数量将环比上升。三是根据往年规律,3 月份开始,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将结束一年中的阶段低产期,逐步进入为期约8 个月的高产期,如果出口需求不能较快增长,3 月份开始的增产周期还会对中期行情形成压力。利多因素:一是一季度我国装运棕榈油步伐较去年四季度明显放慢,虽然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处于峰值,但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较小,未来将是自峰值回落的过程。二是棕榈油市场自身的利空因素基本出尽,且对市场的利空作用递减,国内棕榈油价格向下空间有限,部分中长线的资金已陆续进场,支撑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
五、2012年进口量同比大增是植物油高库存主因之一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112 万吨,较11 月份的92 万吨大幅增加20 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73 万吨,创单月进口量历史最高纪录。其中,12月份进口豆油20.26万吨;进口棕榈油79.7万吨;进口菜油8.6万吨。植物油进口新规的出台,企业加速在新规实施前将棕榈油转移到国内,是国内植物油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2012 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845 万吨,较上年的657 万吨大幅增加188 万吨,增幅为28.4%。其中,1-12月累计进口豆油182.6万吨,同比增加59.74%;累计进口棕榈油517.1万吨,同比增加12.19%;进口菜油117.6万吨,同比增加113%。2012年国内植物油进口增速快于需求增速,是国内植物油库存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2月份,进入中国传统的春节长假,国内植物油现货市场在春节长假前后多休市,市场呈有价无市状态。短期来看,国际市场利空已尽出,CBOT盘大豆期价回升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而国内植物油的高库存将继续抑制价格单边向上,2月国内植物油市场仍将区间震荡运行。操作上建议随用随购,及时锁定利润。
附件一: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表
2013年1月单位:元/吨
品种等级1月平均价格上月平均价格1月比上月价±% 去年同期价格1月比去年同期价±%
白小麦三2376.69 2309.51 2.91% 2161.54 9.96%
早籼米标一3825.52 3821.25 0.12% 3800.53 0.66%
晚籼米标一4117.23 4115.00 0.06% 4108.06 0.23%
粳米标一4247.33 4229.66 0.42% 4214.82 0.78%
玉米二2264.17 2244.17 0.90% 2287.68 -1.02%
大豆三4762.35 4702.17 1.28% 4308.49 10.54%
花生仁二10700.00 10707.14 -0.06% 11321.84 -5.49%
花生油一级21086.67 20200.00 4.39% 20195.60 4.42%
菜籽油一级10846.15 10718.18 1.20% 10729.33 1.09%
豆油一级9480.43 9410.00 0.75% 9794.79 -3.20%
注:1.本期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139.66(基期:2008年12月=100) 较上期-3.48%
2.本期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130.14(基期:2008年12月=100) 较上期-0.43%
附件二:
2012年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进口数量表
单位:万吨
表格1
品种进口国12月份进口量与上年同期比1-12月进口量1-12月与上年同期比
小麦总计0.55 -97.47% 368.86 195.37%
加拿大--- --- 40.15 133.09%
美国0.11 -98.32% 64.51 48.34%
澳大利亚0.17 -98.17% 242.52 280.68%
法国--- --- 1.20 ---
其他0.28 7.69% 20.49 4333.79%
大米总计21.53 257.05% 234.46 305.38%
泰国3.95 -2.95% 17.54 -46.15%
越南5.00 395.05% 154.51 560.93%
大豆总计589.03 8.65% 5838.38 10.91%
美国479.17 33.21% 2597.08 16.19%
巴西12.30 -85.26% 2389.10 15.84%
阿根廷43.75 -49.22% 589.62 -24.81%
加拿大48.73 477.37% 63.02 62.45%
豆油总计20.26 123.37% 182.61 59.74%
美国10.10 --- 20.71 -9.22%
巴西0.55 -85.41% 91.31 82.39%
阿根廷9.59 82.67% 70.28 70.10%
棕榈油总计95.41 44.85% 634.12 7.25%
马来西亚48.88 49.16% 343.08 12.76%
印尼45.45 37.56% 287.22 83.37%
油菜籽总计21.80 8.78% 292.96 132.09%
加拿大21.22 7.01% 292.18 133.69%
澳大利亚--- --- --- ---
其它0.58 176.19% 0.78 -34.70%
附件三:
2012年12月我国各粮油品种分国别出口数量表
单位:万吨
表格2
品种出口国12月份出口量与上年同期比1-12月出口量1-12月与上年同期比
小麦总计--- --- --- ---
菲律宾--- --- --- ---
韩国--- --- --- ---
日本--- --- --- ---
印尼--- --- --- ---
越南--- --- --- ---
大米总计2.06 -64.36% 27.91 -45.86%
韩国--- --- 10.15 -57.51%
朝鲜0.60 -51.61% 4.90 -46.87%
日本0.37 5.71% 4.98 81.39%
科特迪瓦--- --- --- ---
其它1.09 -33.13% 7.43 -48.90%
玉米总计0.50 150.00% 25.73 89.17%
韩国--- --- --- ---
马来西亚--- --- --- ---
日本--- --- 0.00 -33.45
朝鲜0.50 150.00% 25.71 89.38%
越南--- --- --- ---
其它0.00 --- 0.01 -18.38%
豆粕总计11.20 420.93% 123.27 203.37%
日本4.96 401.01% 66.91 166.87%
韩国1.56 578.26% 5.36 260.43%
朝鲜0.24 -7.69% 4.58 104.33%
菲律宾--- --- 0.00 33.33%
越南2.73 --- 26.45 902.96%
马来西亚0.41 --- 2.67 290.92%
其它1.30 100.00% 16.67 96.13%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欢迎垂询交流!信息咨询:028-65162618-808,销售:028-6516261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