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对于持续上涨的豆粕价格已开始关注,而处于高位的豆粕期货也渐生“寒意”。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外盘支撑尚存,但鉴于大豆、豆粕比价明显偏低,一旦配合其他消息指引,豆粕后期将遭遇巨大的高位获利回吐压力,期价也不排除有显著回调的可能。
多头“风紧”
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已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于30日下午专门召集国内主要食用油生产和进出口企业、期货交易所和证监会等单位人士以及专家,分析当前豆粕市场形势,研究对策。与会人士认为,目前大豆价格与豆粕价格的比价关系已不合理,也不可持续,豆粕市场后期存在较大的回调压力。
自6月初以来,在美国干旱、美豆库存等问题的炒作下,国际投机基金一路大量增持美豆、豆粕市场的净多持仓,助推行情不断走高。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计算,自6月初本轮涨势启动以来,截至8月30日,CBOT黄豆连续合约的涨幅已达32.63%,国内豆粕期价涨幅约为3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内豆粕大部分时间基差为正值,即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形成倒挂,截至30日的现货价格仍较期价高约300元/吨。同时,国内大豆与豆粕价差目前基本在500-750元间波动,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豆粕价格也有调整的可能。
或许嗅到了紧张的气氛,一直底气满满的多头这次却仓皇撤离:昨日,豆粕期货累计减仓近8万手。在持多单排名前三位的席位中,永安期货减持3960手,国投期货减持25699手,中粮期货减持9530手。同时,同样是第一空头的永安期货席位增持空单4869手,万达期货和国投期货分别减持3265手和6474手空单。
空头缺底气
回顾本轮豆粕的上涨,资金面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本原因还在于美豆旱情炒作和国内大豆供应趋紧且豆粕需求高位运行。
国家粮油信心中心稍早表示,9月和10月的大豆进口量料均低于400万吨。而国内生猪存栏量较高,市场对于豆粕的需求刚性强烈。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4.62亿头,较6月份变化不大,而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能繁育母猪的存栏量约为4940万头,虽然环比减少0.3%,但同比增加4.1%。生猪存栏量高企,且生猪并未到普遍出栏时间,这使得饲料企业对豆粕原料的需求明显。
“对于昨日主力多头的撤退,空头还不能高兴得太早。”分析人士认为,遭受当头一棒的多头会不会卷土重来尚未可知,而以目前看,除非出现新的消息指引,空头仍然缺乏大举进攻的勇气。短期而言,力量对比的优势将向空方转移,此消彼长之后,市场很可能会再次进入僵持阶段。但倘若消息面未能跟进,由于市场基本面尚未改变,CBOT大豆上涨趋势保持良好,看到机会的短线多头资金再次接力,那么豆粕也不乏进一步走强的可能。
监管层理性应对 期市稳健运行
从历史上看,一个期货品种的天量成交和持仓一般会孕育大的风险,其间一般会伴随着部分投资者爆仓、市场指责、直至招至监管政策的干预以化解风险,但这一幕并未在豆粕期货上演。回顾本轮豆粕上涨以来的3个月时间里,监管层理性应对,期货市场稳健运行。业内人士指出,这表明国内期货市场已发展至新的阶段,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己跃升至新的层次,市场环境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此前,针对豆粕市场的热度回升,大连商品交易所专门发出通知,自8月6日结算时起对豆粕期货“扩板提保”,充分体现了交易所将风险控制提前化的积极心态。该所负责人表示,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是市场监管的底线,特别是从4月份以来,交易所加强了对豆粕各合约交易情况的动态监控和风险测量,严防违规交易,保证了市场的稳健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猪粮比价也一直低于6:1这一盈亏平衡点,但豆粕价格的居高不下,最终将难免传导到肉价上。从这个角度看,豆粕价格出现回落,显然有助于消除后期的潜在通胀因素。
文章来源:慧通综合报道转载,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