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近日,笔者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西省上高县看到,由于今年晚稻收割期间遭遇连绵阴雨,如今小雪节气已过,田间仍有大片成熟的晚稻还未收割。约有20%左右的晚稻已经发生田间倒伏,在加重田间损失的同时,也给晚稻收割增加了很大难度。
加上农村晒场严重不足,机械烘干产能有限,粮食质量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入库标准,农民利益受损严重,种粮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今年的天气太糟糕了,眼看着到手的粮食白白浪费。”上高县泗溪镇胡家村农民胡可芳说,自己种植的110多亩晚稻,有40%左右发生了田间倒伏,已经成熟的稻谷不能应收尽收,眼看增产的局面变成了减产,令人心痛。
田间积水使收割机无法操作,晚稻收割要请更多的工人,收割成本上升,加上因倒伏造成的浪费,每亩至少减收80元以上。
尽管国家启动了晚稻托市收购,但天气原因导致粮食水分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入库标准,而现有的机械烘干企业数量和产能都有限,在晚稻集中收割期间难以满足需求,收割的粮食只能就地卖给粮商。“往年天气好,可以利用公路等场地晾晒粮食,今年却只能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而目前烘干厂家少,烘干速度慢,一般都要排队2天以上,只好将湿谷就地卖给上门收购的粮商。去年水分30%的湿谷可卖到100元/百斤以上,而今年只能卖90多元。”上高县徐家渡镇农民吴汉民说,他今年在该县锦江镇石湖村租种了410多亩水稻,晚稻价格下跌导致每亩收入减少120元左右,总收入减少近4万元。
“规模种植要与订单农业配套,否则收入无法保障。”上高县锦江镇锦南村村民陶志刚认为,今年他与同村的胡清涛合租了600多亩稻田,栽种早稻200多亩、中稻400亩、晚稻200多亩。由于自己购置了农机,基本上都是自己操作,种粮收入相对其他人更高,今年的纯收入可超过10万元。但是,收获的粮食如何销售一直让他们放心不下,他期望能实现订单收购,让种粮农民早日吃上“定心丸”。
尽管“谷贱伤农”,但大多数种粮大户仍然打算明年继续种植水稻,一是因为稻田租赁未到期;二是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同样也有风险,而且更加需要技术。但是如何保障种粮能有稳定的收入,特别是如何解决粮食增产不增收的状况,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种粮农民面前的一大课题。一方面要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或是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或是改革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方式,保证“种粮有钱赚”;另一方面要实行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联姻”,组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打破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降低对天气的依赖。(粮油市场报 孟和平)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业务QQ:2558423210,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