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早籼稻以其易保管及出饭率高等特性曾经风光一时,但自上世纪80年代达到巅峰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需求持续下降,种植面积随之不断调减,产量同步下降。
2015年国内早籼稻产量为3369万吨,较1984年减少1961万吨,减幅达37%。产量大幅下降后,其价格并未有良好的表现。
早籼稻面积预计再降
由于现阶段早稻种植效益一般,食用占比减少。为腾出更多时间进城务工,农户更愿意只种一季稻谷,以满足口粮需要即可。因此,近年来稻谷“双改单”现象增多,导致早籼稻种植面积持续萎缩。据国家相关机构估计,2016年早稻播种面积为565万公顷,较上年约下降1.2%。
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降,这是自最低收购价实行以来的第一次下调。虽然每百斤仅下降了2元,对种植收益影响不大,但却传递了政策调减早籼稻种植面积的信息,农户对政策的领会也将逐步提高。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外出务工,种粮农民人数逐步减少、年龄结构偏大,机械化利用率低。虽然双季稻较一季稻种植收益较高,但劳动强度大,风险高,且不如进城务工合算,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效益也不高。因此,农户自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减少了早籼稻种植。
早籼稻产量可能减少
由于早籼稻面积下降,加上去年单产较高,比2014年增长0.4%,因此今年早籼稻产量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3月底4月初出现的连续多日高温天气,对早籼稻浸种有利,使得育秧情况整体较好,虽然后期降雨偏多,对早籼稻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好在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稻多处于分蘖时期,正是需水季节,因此总体影响尚不明显。
5月中旬,华南早稻大部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江南早稻大部处于分蘖期,一、二类苗比例分别占22%、78%,与往年基本持平。如果在早籼稻抽穗扬花和灌浆成熟时期的6月继续多雨寡照,则很可能造成早籼稻减产,且稻谷质量会较差。即使6月份天气良好,单产会略有增加,但恐难改变总产量下降的局面,除非单产大幅提高。
临储去库存十分艰难
自2013年早籼稻再次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来,已经连续3年启动了托市收购,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临储早籼稻收购量分别为567万吨、419万吨和302万吨。3年合计收购托市早籼稻1288万吨,占2015年早籼稻产量的近四成,但该批临储早籼稻的销售却困难重重。
自2014年5月开拍以来,截至目前累计成交尚不足90万吨。其中,2014年共投放政策性临储早籼稻486.04万吨,成交12.27万吨,成交率2.52%;2015年累计投放政策性临储早籼稻1846万吨,成交70万吨(含专项拍卖),成交率为3.79%。特别是2015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的3月份,临储早籼稻的拍卖大都以流拍告终,春节以来销售情况也没有大的改观,成交依旧很不理想。
虽然2015年早籼稻产量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收购量下降幅度更大。截至9月30日,江西、湖南、安徽等8个主产区累计收购早籼稻795万吨,同比减少55万吨,下降6.5%。市场早籼稻存量反而较上年同期增加23万吨,说明市场粮源较上年同期更为充足。
不仅早籼稻市场存量增加,主产区稻农中晚籼稻留存也较上年偏多。
据了解,截至2016年4月底,江西一般农户户均存粮2315.5斤,大幅高于2015年同期的590斤;规模农户户均存粮6126.3斤,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00.6斤。湖南省农户手中仍有近三成的中晚籼稻尚未销售,一些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甚至存有一半的中晚籼稻尚未出售。农户手中存粮多,且价格较低,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临储早籼稻销售。
近年来,早籼米作为口粮需求的比重逐年降低,主要被用于饲料和工业需求。据统计,稻谷中用于饲料粮的一半以上和工业用粮的九成以上均为早籼稻。由于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大幅下调,对早籼稻的优势更加明显,加上大麦、高粱等大量进口,导致稻谷用作饲料及工业的需求被玉米等粮食替代进一步增强,市场对早籼稻的需求进一步减少,使得临储早籼稻的出库更加困难。
国内早籼米的竞争力弱于进口大米。目前越南大米与国内早籼米的价差每吨仍高达700元以上,导致大米进口量和走私量持续增加,2015年进口高达335万吨,较上年高31%,这还不包括非海关进口数量庞大的走私大米。2016年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大米89.3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67%。
目前国内进口的大米主要为低端大米,用途与早籼米相近。进口大米在去年创纪录水平上继续超常规增加,尤其是碎米大量进口,使得国内早籼米市场份额受到影响,也导致临储早籼稻需求下降。目前临储早籼稻仍大体按顺价原则进行销售,因此,拍卖底价偏高,且大都高于市场价格。如2013年产的临储早籼稻拍卖底价为成交价2640元/吨,而1月下旬2015年产早籼稻收购价大都在2640元/吨以下,陈早籼稻更是低至2200元/吨。由于临储早籼稻拍卖价格明显高于市场,竞争力较弱,销售自然乏人问津。
新稻上市或难有作为
当前临储早籼稻库存消化困难,早籼稻供应压力巨大,而国内稻谷乃至粮食的供应压力更大,预计短期难以出现趋势性上涨机会,加上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市场对其后期走势普遍较为悲观。
当前陈早籼稻价格普遍较低,粮库出库价在2200元/吨左右,2015年产早籼稻也不过2400~2500元/吨,新陈价差较大。加上超期粮食定向销售的举行,将导致加工企业收购新稻意愿不高。
相反,农户出售稻谷的意愿可能会更高。上年主产区稻农因种种原因未及时出售中晚籼稻,留粮较多。玉米等品种连续下跌的示范作用,可能使农户出售早籼稻的热情更高,集中出售对市场的压力将更大。由于托市收购已连续3年进行,临储粮消化却困难重重,各地国有粮库仓容异常紧张,托市收购难免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波及到市场。
目前距新早籼稻收获及上市时间还长,生长期间面临的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断言早籼稻产量为时尚早,但无论减产与否,预计都难有好的表现。如果早籼稻丰收、产量增加,集中上市时供应压力将加重,导致价格难以上涨;如果早籼稻在抽穗扬花阶段遭遇恶劣天气,影响到早籼稻产量,质量不好,价格自然也难以乐观。(粮油市场报)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业务QQ:2558423210,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