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5年我国粮食“十二连增”,刷新了粮食产量新记录,由2013年的43,067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62,143.5万吨,增加19,075.5万吨,标志着我国粮食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具体表现为我国粮食生产由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由追求速度到追求效益、由追求产品到追求服务和品质。对此,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博士表示,关注“三农”,目前最热话题是如何种(养)得好且卖得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要生产高质量的粮食产品,还要有较高的粮食流通效率,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让居民消费较高质量的粮食产品,使我国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走上可持续、绿色、生态、环保、智能的发展道路。
问题焦点
优质粮卖不出好价钱
说明:流通领域过度竞争严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博士指出,我国流通体制和机制依旧相对滞后,流通企业竞争力低。如我国商品流通仍然分属10多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流通业业态结构同质化依旧严重。流通设施和网点总体数量超过实际需求,同质化严重,特色业态发展不足,空间布局上区域间不平衡、品类不均衡。另外,我国流通业经营方式依旧落后。当下火爆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刷单、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流通领域过度竞争相当严重,许多优质粮食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因此,我国粮食流通业迫切需要进行一次供给侧改革。
政府提倡种什么农民种什么
印证:“政策市”仍为中国市场主要特征
洪涛表示,粮食流通业应充分发挥引导生产、引导消费的职能,现在是政府“提倡种什么,农民种什么;农民种什么,就亏什么”。粮食流通信息化滞后,主要表现为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功能相对滞后,市场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策市”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特征。在粮食“内高外低”的背景下,粮食丰收年进口粮食连续两年超过1亿吨,也曾出现过在粮食歉收年大量出口粮食现象。
粮食主要采取“三现交易”
揭示:现代化粮食交易物流配送结算滞后
洪涛指出,要创新粮食多种业态供给。目前粮食的交易方式主要采取“三现交易”(现金、现货、现场交易),粮食订单交易,粮食大宗商品交易,现代化的粮食交易、物流与配送、结算相对滞后。
应提供粮食流通全渠道、全体验的多种业态供给,如智能粮食商店、机器人餐厅、无人售货店、低碳或零碳粮食超市、智能粮食物流与配送中心、智能粮食市场、智能粮食物流、智能粮食支付等。构建良好的粮食业态结构,如粮食零售业态、粮食批发业态、餐饮业态、粮食电商交易平台,让粮食卖得好。
应对良策
完善供给有效经营手段
洪涛提出,要提升供给水平,一是需要好的流通渠道、好的粮食价格;二是需要流通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环境,保障优质的粮食产品卖出好的价格;三是需要粮食现代流通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应探索粮食众筹模式,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紧密结合,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五是可以采取世界流行的易货贸易形式,开展大米换高铁、大米换石油等项目。
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大量粮食库存现象,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粮食易货贸易的方式,如2016年1月1日丹麦取消现金使用,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据统计,2015年底,全国库存积压玉米已超过2000亿公斤,全国各类企业收购的粮食超过4500亿公斤。原有的库存未处理完,新增的粮食又进仓,这种恶性循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开拓生活性服务业态
洪涛强调,粮食流通业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如许多粮食产品流通是劳动者与消费者共同产生的,如杂粮餐厅、粮食物流与配送、粮食快递等生活性服务业,也是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创新粮食电商多模式
洪涛指出,粮食电商要创新多种模式,如中华粮网、中国郑州粮、河南粮食物流、易谷网、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中国网上粮食市场、我买网、点到网、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淘宝“吉林大米馆”、苏州良粮网、山西饭中有豆网、中米网、西安菜菊粮油“电商+店商”O2O模式、恒大粮油自营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双运行”模式、易粮网、东方粮仓众筹模式等以及正在探索的粮食跨境电商模式;探索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网上与网下交易的融合发展。
打造“三高”法治营商环境
洪涛着重提到,要形成粮食商品流通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要建设诚信体系,完善低碳、绿色、生态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使优质的粮食卖出好的价钱。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创新流通渠道,使其成为高效、高品质、高体验的流通法治营商环境。采用新的科技手段,继续创新“四散运输”,创新智能粮食物流、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供应链,通过掌握供应链把握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动权。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欢迎交流垂询!业务QQ:2558423210,信息咨询:18030645652,180304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