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综合报道:
2012年10月上旬,东北、黄淮等地区,以及港口玉米价格均小幅下跌。国内和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均承压收跌。本文拟通过两个指标,从它们的历史走势图来判断玉米未来的大概走势,同时揭示其内在的关联逻辑。
首先,中国、美国的年玉米总消费量占各自年总产量的比例,判断我国自给自足的历史规律,以及美国消费的趋势。1986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玉米处于供不应求的时期主要处在2000年至2004年,比值均超过100%,不能满足的部分需求,原则上就需要进口或者释放库存。在此时段,我国并没有进口玉米,也就说明了是完全靠库存补给来满足国内的玉米需求。
从04年到08年,中国玉米的需求占产量比例始终处于100%线以下,表明4年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同时,在07、08年开始有少量的玉米进口。在09、10年又回到供不应求的状态,此时,玉米进口数量也开始激增,到去年虽然比值回落到100%以内,但是玉米进口量截至目前依然在显著增加。出现供给和进口互相矛盾的现象,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因前几年的消耗而补库存所致;二是国外玉米价格低于国内,导致了进口的冲动。
因此,我国玉米产量加库存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次,我国玉米期货价格与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直接的差距(没有考虑汇率,直接相减)。趋势线显示,05年至08年底,处于一个盘整区间,意味着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价格平衡。但是,09年开始价差突破前期平台,开始大幅向上攀升,向上的斜率说明,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加速度要远超美国。
最后,结合上面的两段描述,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
玉米价格上涨,需求旺盛并非是主因,主要是由于在08年以后,全球的宽松货币政策所为。而我国的4万亿投资,直接导致玉米价格大幅飙升,涨速超过美国等国家,货币流动性泛滥,目前处于一个新的价格平衡。
基于此,预测玉米的未来价格就较为简单。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谨慎的货币、财政政策,不打破现有平衡,玉米价格就会因供需关系而逐步回落。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证券报,欢迎垂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