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搜:

首页

行业焦点

慧通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 养殖+屠宰加工 > 行业聚焦 > 行业焦点 >

规划:中国《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 Top

规划:中国《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
时间:2012-03-10 20:45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作者:admin 点击:
六)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根据肉类工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建立现代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推动肉类食品电子商务发展,提

六)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根据肉类工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建立现代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推动肉类食品电子商务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施肉类工业冷链物流建设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以大中城市为销售重点的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跨区域销售的肉类工业企业全部配置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冷链设施。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强大型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增加冷藏运输车辆和工具的配备,对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按照冷链物流配送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成肉品分割配送中心,建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

七)积极培育产业集群
根据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和屠宰行业发展规划,以肉类加工为主导,促进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冷链物流以及机械装备、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相关领域在内的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肉类加工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实施肉类工业绿色产业集群工程。按照生态工业物质流动模式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基本要求,着力实现园区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共生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管理创新,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构建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肉类加工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和运行的整体协调性。

专栏3:肉类工业绿色产业集群工程
1.减少能源消耗。按照生态工业物质流动模式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要求,进行肉类加工园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或改造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实现园区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共生和循环、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特别是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

2.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对畜禽血液、脏器、骨组织、皮毛绒等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全行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研究开发畜禽副产物增值利用技术、副产物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提取技术、产品纯化及回收技术、产品精制技术,开发生化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环保加工处理技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减少污染排放。研究开发屠宰加工污水减排技术、加工废水差异化回收综合利用技术、冷冻冷藏设备冷却水回收技术、冲洗用水等流量控制技术,开发并集成水污染物减排技术。单位产值能耗比2010 年降低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COD 和NH3-N 减排分别达到15%和10%。

4.实行管理创新。结合肉类加工绿色产业集群工程,构建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肉类加工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整体协调性。

四、区域布局
一)屠宰与肉类分割加工
根据农业部对生猪、肉牛、肉羊及禽类养殖的区域布局规划和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15 年)》,积极推动畜禽主产区发展与屠宰紧密衔接的肉类分割加工业。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提高其在肉类总量中的比重。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和条件,扩大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生产,稳定冻肉生产、降低热鲜肉的产销比重,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畜禽屠宰和肉类分割加工新格局。

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沿海、东北、中部、西南四大地区的生猪主产县以及地方猪的主产地,发展与生猪屠宰紧密衔接的分割加工及副产品加工;在中原、东北、西北、西南四大地区的肉牛主产县,发展与肉牛屠宰紧密衔接的分割加工及副产品加工;在中原、中东部、西北、西南四大地区的肉羊主产县,发展与肉羊屠宰紧密衔接的分割加工及副产品加工;在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优势区域,发展与地方鸡屠宰紧密衔接的分割加工及副产品加工;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南、黄淮海、东北松花江等地区的优势区域,发展与地方鸭、地方鹅屠宰紧密衔接的分割加工及副产品加工。

在满足国内肉食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的生猪分割加工,适度发展对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着重发展新疆的肉牛和肉羊分割加工;着重发展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肉羊分割加工,适度发展对中东、西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羊肉出口;着重发展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的禽类分割加工,适度发展对东亚及港澳地区的禽肉出口。

二)肉制品加工
加快扩大低温肉制品的生产,发展肉类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低温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速冻方便肉制品;进一步扩大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烧烤制品、干制品等中式肉制品生产。结合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生产布局,相应调整产业投资方向,大力推动传统中式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努力把西式产品注重营养、方便和中式产品注重色、香、味、形的饮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民族特色品牌,提升我国传统肉制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屠宰企业的外移,利用原有屠宰厂的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转型为适合当地消费特点的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结合畜禽屠宰与肉类分割加工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在畜禽主要产区新建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创建优势品牌的产业集群,扩大销售市场。结合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生产,相应调整产业投资的区域布局,通过建设保种繁育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措施,大力推动传统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培育优势品牌,提升我国传统肉类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冷库及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按照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安全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现代化冷库和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对现有的冷库设施和冷链物流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的制冷设备、水循环设备。结合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的区域布局,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新建一批技术新、效率高、规模大、跨区域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为有效保障肉类食品的品质,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其中,猪肉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中部、华南到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到京津地区的冷链物流;同时,要加快大中城市猪肉冷链配送的发展,推广品牌冷鲜肉消费。牛羊肉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中部到京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西北到中亚、中东,以及西南到华南的冷链物流。

五、政策措施
一)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科技、环保、土地、财税、金融、流通、工商等相关政策,加强部门间配合以及产业政策的衔接,加大对肉类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鼓励地方政府和大型肉类加工企业根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肉类产业或本企业发展实施方案。

二)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财政政策及资金渠道,对肉类加工产业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肉制品安全、节能减排、重点装备自主化以及自主品牌建设等重点项目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商业银行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肉类加工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信贷支持,对实力强、资信好、效益佳的企业优先安排贷款,增加授信额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肉类加工企业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募集生产经营资金。

三)鼓励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
鼓励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肉类加工龙头企业,遵循资源配置和市场规律,实施企业兼并重组;继续在流动资金、债务核定、职工安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建立企业退出机制,明确淘汰标准,量化淘汰指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四)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建立以风险监测、预警分析为基础的肉类食品安全保证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整顿肉类加工企业,全面清理生产过程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快建立健全产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加快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无缝隙覆盖的质量安全检(监)测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安全监管责任,建立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各环节全程监管的部门协同机制,完善肉类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五)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肉类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组织企业参与诚信评价活动,做好行业质量诚信宣传,严格行业自律;积极支持企业诚信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向诚信企业倾斜。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社会宣传等环节参考使用企业诚信相关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有关政策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对肉类加工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诉求。强化对肉类加工业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发布,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发布渠道,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本规划的实施,形成部门、地方、行业组织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协调、精心组织,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做好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落实各项任务和工作措施。

各地相关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本规划的贯彻落实。
 

文章来源:慧通农牧信息资讯转载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欢迎交流垂询!



 

延伸阅读

最新资讯

新闻:通威科技创富论坛走进福建厦门 通威科技创富论坛走进福建厦门,通威亿元科技奖

热门

推荐